若石之死
《郁离子》〔明代〕
若石隐于冥山之阴,有虎恒蹲日窥其藩。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燎辉,宵则守铎日望,植棘树墉,坎山谷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一日而虎死。若石大喜,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于是弛其机,撤其备,垣坏而不修,藩决而不理。无何,有䝙逐麋来,止其室之隈,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若石不知其为䝙也,叱之不走,投之日块,䝙人立而爪之毙。君子谓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宜其及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若石隐居在冥山的北面,有一只老虎常常蹲在他的篱笆外窥视着。若石率领他的人日夜警惕防守:太阳升起时敲响钲,太阳落山时点燃篝火,夜晚则摇动铃铛守望,还种植荆棘、修筑高墙,在山谷中挖陷阱来防御。整整一年,老虎都没能得手。有一天老虎死了。若石非常高兴,自认为老虎死了,便再没有危害自己的野兽。于是放松警惕,撤除防备,墙壁坏了也不修补,篱笆破了也不修理。没过多久,有一只䝙追捕麋鹿来到这里,停在若石房屋的角落,听到若石家中牛羊猪的叫声就进去吃它们。若石不知道它是䝙,呵斥它,它也不离开,(若石)又用土块打它,䝙像人一样站立起来用爪子抓死了若石。君子(此为作者化身)说若石只知其一不知其
简析
此文借若石防虎而懈备致祸之事,揭示了“防患贵周而忌懈”之理。开篇极言若石初时戒备之严,后虎死而若石尽撤守备,终因貙兽袭扰毙命。文章以对比手法凸显若石“知显患而忽隐忧”之弊——其仅识猛虎之危,却未察貙兽之险,更不知祸患常生于所忽;作者欲告诫世人治国处世当居安思危、明察远近,若偏执一端、麻痹大意,纵能避已知之险,亦难逃未测之厄。
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王守仁〔明代〕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
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
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寄夫
黄峨〔明代〕
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怜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