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作宾余礼部,君正读易秋子城。水车一岭身不到,芙蓉九子眼同明。
古学应时时不舍,翰穷承旨徵书下。金陵僦屋坐五穷,郡史乘轺劳数过。
十年远作信息稀,司征司警马騑騑。十有湾头客楼上,把手惊见长须挥。
买酒沽鱼各欢喜,玉堂况有余公子。春中相别秋更见,红烛金屏照新□。
□之宅前双燕飞,我留吴中犹未归。江村旧识有父老,口说将军政不遗。
往有豪客住村舍,白日把弓骑大马。酗酒叫嘷邻社怕,将军捉之不劳把。
弓兵积年强肆欺,索民秋谷夏麦丝。旧官胁持新不知,将军举籍箠黜之。
将军所莅大江浒,昼犬不吠夜开户。将军所巡乱山深,鸡自伏雏彘自□。
小镇有官官无庐,署床著庙当香炉。将军来兹一长吁,曰众汝来营其初。
府有□涂乐乞地,将军出俸众诺暨。作门作庑作厅事,厅事居官庑居吏。
逻宿囚拘皆有置,黝垩丹□无不致。□架弓檠钲鼓备,昔重以难今易易。
报政到府即我居,举用叩之皆喟如。咍然起为揽其须,君能如此良起予。
尚书门下如列株,自今视之栎与樗。若君之材不负余,四年始代且上趋。
治县佐州府路俱,手将赤牒来中书。愿君努力为良图,慎厥终始当不渝。
肴果在豆酒在壶,酌君酌我日欲晡。子口好风吹舳舻,去去勿复久踟蹰。
亦复勿论异日马行与笠车,我固安之命则殊。
陆九龄,字子寿。八世祖希声,相唐昭宗。孙德迁,五代末,避乱居抚州之金溪。父贺,以学行为里人所宗,尝采司马氏冠昏丧祭仪行于家,生六子,九龄其第五子也。幼颖悟端重,十岁丧母,哀毁如成人。稍长,补郡学弟子员。
时秦桧当国,无道程氏学者,九龄独尊其说。久之,闻新博士学黄、老,不事礼法,慨然叹曰:“此非吾所愿学也。”遂归家,从父兄讲学益力。是时,吏部员外郎许忻有名中朝,退居临川,少所宾接,一见九龄,与语大说,尽以当代文献告之。自是九龄益大肆力于学,翻阅百家,昼夜不倦,悉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
性周谨,不肯苟简涉猎。入太学,司业汪应辰举为学录。登乾道五年进士第。调桂阳军教授,以亲老道远改兴国军,未上,会湖南茶寇剽庐陵,声摇旁郡,人心震摄。旧有义社以备寇,郡从众请,以九龄主之,门人多不悦。九龄曰:“文事武备,一也。古者有征讨,公卿即为将帅,比闾之长,则五两之率也。士而耻此,则豪侠武断者专之矣。”遂领其事,调度屯御皆有法。寇虽不至,而郡县倚以为重。暇则与乡之子弟习射,曰:“是固男子之事也。”岁恶,有剽劫者过其门,必相戒曰:“是家射多命中,无自取死。”
及至兴国,地滨大江,俗俭啬而鲜知学。九龄不以职闲自佚,益严规矩,肃衣冠,如临大众,劝绥引翼,士类兴起。不满岁,以继母忧去。服除,调全州教授。未上,得疾。一日晨兴,坐床上与客语,犹以天下学术人才为念。至夕,整襟正卧而卒。年四十九。宝庆二年,特赠朝奉郎、直秘阁,赐谥文达。
九龄尝继其父志,益修礼学,治家有法。阖门百口,男女以班各供其职,闺门之内严若朝廷。而忠敬乐易,乡人化之,皆逊弟焉。与弟九渊相为师友,和而不同,学者号“二陆”。有来问学者,九龄从容启告,人人自得。或未可与语,则不发。尝曰:“人之惑有难以口舌争者,言之激,适固其意;少需,未必不自悟也。”
广汉张栻与九龄不相识,晚岁以书讲学,期以世道之重。吕祖谦常称之曰:“所志者大,所据者实。有肯綮之阻,虽积九仞之功不敢遂;有毫厘之偏,虽立万夫之表不敢安。公听并观,却立四顾,弗造于至平至粹之地,弗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