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惜春春去惊新燠
纳兰性德〔清代〕
惜春春去惊新燠,粉融轻汗红绵扑。妆罢只思眠,江南四月天。
绿阴帘半揭,此景清幽绝。行度竹林风,单衫杏子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已经过去了,天气刚刚变热。轻轻地用粉扑拭去脸上的粉汗。妆罢,又有困意涌上来,江南正至四月。
起身挑开帘子,只见窗外景色清绝幽美。于是穿上杏红色的单衫,走出门外,行至静谧风清的竹林深处。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溪碧》,双调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
新燠(yù):谓天气刚刚变热。燠:暖、热。
红绵扑:女子化妆用品,即红丝棉的粉扑。
四月天:指初夏之时。
行度:这里指风吹过。
参考资料:完善
1、
(清)纳兰性德著;刘飞注.最忆西窗同剪烛 纳兰容若词全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第101页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纳兰性德得知皇帝要他护从南巡的消息,心中不禁欢喜若狂,当即写信给身在江南的顾贞观和沈宛。十月份到达了江南,纳兰性德在保卫皇帝之余,在顾贞观的带领下,与沈宛见面了。他们一见钟情,仿若前生相识,今生再遇,很快就坠入爱河,并同居于江南。纳兰性德为此赋词一首《菩萨蛮·惜春春去惊新燠》。
另据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此词见于《清平初选后集》(康熙十七年刊),当作于康熙十六年,时性德未曾去过江南,疑为题画之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李飞,杨寅红著.纳兰性德词传.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03.第190页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356篇诗文 ► 1283条名句
神农尝百草
《纲鉴易知录》〔清代〕
民有疾,未知药石,炎帝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书上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
文徵明习字
马宗霍〔清代〕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