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谁道人间秋已尽

王国维〔近现代〕

谁道人间秋已尽。衰柳毵毵,尚弄鹅黄影。落日疏林光炯炯。不辞立尽西楼暝。
万点栖鸦浑未定。潋滟金波,又幂青松顶。何处江南无此景。只愁没个闲人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何人说秋天已经过去?残败的细长柳条,透过阳光还能看到它淡黄色的身影。夕阳斜照,稀疏的树林中透出明亮的光,我愿意一直站在西楼上看这夕阳下的美景。
树上栖鸦还未安定下来,那像金波般流泛的月色,又罩在青松的顶上了。江南到处是这样的美景,只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去欣赏它罢了。

注释
谁道:何人说。
尽:完。
毵毵(sān):细长貌。
鹅黄:淡黄色。小鹅淡黄的毛色。弄影,舞弄着光影。王安石《柳诗》:含风鸭绿鳞鳞起,弄日鹅黄袅袅垂。按,鹅黄,本形容初春的柳色。这里说,衰柳在落日的余晖中,也染上鹅黄色了。
炯炯(ji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1904年秋,王国维离家任教,虽然家也是住在江南,但在他的眼中的此处的风景不同与家乡,所以这是王国维观深秋景色的感慨之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永正.王国维诗词全编校注.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75

赏析

  这是一首写江南日落黄昏的美景的词。

  上阕中“毵毵”,是形容细长的柳条垂指纷披的样子;“鹅黄”,本来是形容初春季节柳条上刚刚萌发嫩芽时淡黄的颜色,在这里却用来描写秋天树叶转黄时的柳条,而且还加上一个“弄”字,把秋日衰柳写得风姿婀娜,意兴盎然,并不比芳春的柔条逊色。“落日疏林光炯炯”,则是描绘了暮秋时节的林间景象:虽无夏日浓荫蔽日的繁茂,却自有一番疏朗清逸之美;夕阳之光虽柔和不刺眼,却也清晰可鉴,照亮一方天地。“立尽西楼暝”,是作者久久伫立于西楼之上,直至夜幕完全降临,万物隐于黑暗之中,此情此景,无疑是对暮秋之美的高度赞美,令人沉醉不已。

  “立尽西楼暝”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蝶恋花·谁道人间秋已尽》这首词写江南日落黄昏的美景。上阕中王国维极力去渲染深秋的美景,残柳、夕阳,登楼远眺。下阕中王国维写栖鸦、湖水,通过反诘来赞美秋景。虽然王国维是在写秋,但又有别于古人写秋,走出了那种残败将至的伤感,以一个赏景人来赞颂江南的秋色。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悼杨铨

鲁迅 鲁迅〔近现代〕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鹊桥仙·沉沉戍鼓

王国维 王国维〔近现代〕

沉沉戍鼓,萧萧厩马,起视霜华满地。猛然记得别伊时,正今夕、邮亭天气。
北征车辙,南征归梦,知是调停无计。人间事事不堪凭,但除却、无凭两字。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律·读报

毛泽东〔近现代〕

托洛茨基到远东,不和不战逞英雄。
列宁竟撇头颅后,叶督该拘大鹫峰。
敢向邻居试螳臂,只缘自己是狂蜂。
人人尽说西方好,独惜神州出蠢虫。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