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把满树的榆钱都抛尽了,依旧没法留住春光停下脚步。为春天饯行时默默无言,想到春天归去的路途,便让人肝肠寸断。
春天离去了还能再回来,可离去的人还能再回来吗?长亭被暮色笼罩,四周是数不清的乱山。只有杜鹃鸟的啼叫声,满含着凄苦。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 取名于南朝梁代江淹诗“明珠点绛唇”。又名《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等。双调四十一字,上片四句,三仄韵;下片五句,四仄韵。
饯春:设酒席为春天送行。
榆钱:榆树的果实,形状像小钱,称榆钱。
驻:停住。
长亭:古时设在路边的亭舍,常用作饯别处。
这是一首抒发离愁的小令。为春天饯别,却又舍不得春光离去。带着这种矛盾的心境,作者写下这首 “饯春” 之作,因而开篇一句就颇为精妙。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 通常为友人饯行都会设宴,可这里是为春天饯别,既不摆宴席,也不饮酒,而是抛撒榆钱。这般写法既奇妙又有趣,还能从中看出饯春的心意十分恳切,就像为朋友饯行时愿将酒菜吃尽一样,这里把满树榆钱都抛了个干净。但与为朋友饯行不同的是,为朋友饯行是盼其一路平安,而抛榆钱则是内心希望留住春天。无奈春光并非人力能挽留。句中的 “买” 字很值得回味,本意是留春却说是买,看似荒诞,实则正好与前句的 “榆钱” 相呼应。有了前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