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河杂咏二首
吴国伦〔明代〕
莫问前朝事,但看江上台。
平明拾翠去,薄暮踏歌回。
吴国伦
(1524—1593)明湖广兴国人,字明卿,号川楼、南岳山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兵科给事中。以赠杨继盛丧礼忤严嵩,谪南康推官,调归德,旋弃官去。嵩败,再起,官至河南左参政,大计罢归。才气横放,好客轻财,工诗,与李攀龙等号“后七子”。归田后声名更盛。有《甔甀洞稿》。► 43篇诗文
非有先生论
李贽〔明代〕
遇得其人,则一言以兴;遇不得其人,则一言遂死。千载遇少而不遇多,此志士所以在山,仁人所以尽养寿命也。唯其不忍为,是以莫肯为,歌咏弹琴,乐而忘死,宜矣。然则东方生盖亦幸而遭遇汉武者也。人谓大隐居市朝,以东方生为朝隐。噫!使非武帝爱才知朔如此,敢一日而居市朝之间哉?最先避世而歌德衰者朔也。
四月十四日
皇甫汸〔明代〕
仙家无甲子,吴俗纪生辰。
首夏蓬山会,终宵脯枣陈。
蓂犹未满荚,月已渐成轮。
不见悬壶客,何由觅异人。
三无赖落阱
《智囊全集》〔明代〕
村西妪庭有佳李,苦于窃者,乃设阱墙下,置粪秽其中。有无赖者甲乙丙,欲窃李。天黑,甲先乘垣,陷阱中,秽及其衣领,臭极难闻,犹仰首呼其曹:“来来,此有佳李。”乙逾墙,又陷阱间,方欲启口,甲遽掩其口,呼丙入。俄,丙又坠入。乙与丙相与诟甲,甲曰:“假令二子不入,岂不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