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贞元二祀,我颐未垂髯。吴游间长铗,欲以钝为铦。
跻攀群公间,跬步限堂廉。在我履藉正,从徒藩级严。
维时许与分,金缯不徒兼。坐中清观氏,颀身高帽檐。
倾怀指道要,恐此后益歼。我馀但耳受,语味讵能餍。
谓方偶升运,岂遂叹中淹。寒暑三纪馀,往来如痎痁。
清观已下地,白发我日添。徵言骇今见,信若龟兆占。
斯文大圆镜,有目人得觇。奈何复反剥,不遗洪入纤。
朅来豫章城,束口类遭钳。听谈虽亹亹,闭息但厌厌。
道逢美少年,进止间无嫌。揭子为我言,其人详视瞻。
家微百金产,架有群书签。煌煌定武宗,缅彼世泽渐。
清观我故友,有子在穷阎。技富愈思蓄,时来当发潜。
我为想颜色,覆鉴并收奁。那令毁龟玉,不卒举鱼盐。
促坐席屡改,风回雨飘帘。寒厅恶草具,觞至时间拈。
旋看养花法,赖人加盖苫。虽承天泽滋,更畏夏光炎。
又闻日月华,西沦则东暹。藏景閟阳曜,出幽悬素蟾。
木功能拯涣,地道有流谦。育材我岂敢,赠子以安恬。
我歌实激烈,谁为晰与黔?迟归絮我酒,宿草尔其沾。
柳贯(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传,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157篇诗文
猗猗修竹,不卉不蔓,非草非木。操挺特以高世,姿潇洒以拔俗。叶深翠羽,干森碧玉。孤生太山之阿,千亩渭川之曲。来清飙于远岑,娱佳人于空谷。观夫临曲槛,俯清池。色浸云漠,影动涟漪。苍云夏集,绿雾朝霏。萧萧雨沐,袅袅风披。露鹤长啸,秋蝉独嘶。金石间作,笙竽杂吹。
若乃良夜明月,穷冬积雪,扫石上之阴,听林间之折。意参太古,声沉寥泬。耳目为之开涤,神情以之怡悦。盖其媲秀碧梧,托友青松。蒲柳渐弱,桃李羞容。歌籊籊于卫女,咏《淇奥》于国风。故于猷吟啸于其下,仲宣息宴乎其中。七贤同调,六逸齐踪,良有以也。又况鸣嶰谷之凤,化葛陂之龙者哉!至于虚其心,实其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则吾以是观君子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