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天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永远记得你我曾在碧纱窗下轻语话别,秋风拂过,乌鸦归巢。你从此离我远去,独自漂泊到天涯,如今我一觉醒来,只看到孤独的烛火闪烁,犹记得方才在梦中出现的你,而此时月亮才刚刚西斜。
即使想要回家亦无回路,还不如燕子能够秋去春归,来去自如。春云和春水都染上霞光,画船上的佳人宛如明月婉约,杨花飘散,细雨丝丝洒落。

注释
临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格律俱为平韵格,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种。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
碧纱窗:装有绿色薄纱的窗。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据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此词见于《今词初集》,作期当不晚于康熙十七年。词为送人南还之作,所送何人,难以确考。”

  据盛冬铃《纳兰性德词选》,词当是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十月间扈从清圣祖南巡时舟上所作。虽然前后时序不一,但并不矛盾,因为一则追写分别之时、既别之初,一则拟想重逢之后。

参考资料:完善

1、 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03:第84页
2、 张秉戌编著.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3年01月第1版:第17页

赏析

  这首词写羁旅情怀。上片追忆当日送别的场景。下片倾诉身不由己的无奈之感。全词孤清之中略带愁意,愁意之中又略显凄迷。

  上片开端就是“长记”二字,既表达了纳兰对妻子深切的思念之情,也隐含着负王命、不得归的无奈。两人一别良久,从此他便如一只孤船在天涯漂泊, “片帆”二字形象地刻画出了词人孤身一人行走在外的飘零和落寞。“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二句写他在旅店惊醒,睡梦中全是故园之景,娇妻之美,但醒来只看到一星孤独的烛火在黑暗中闪烁,心中悸痛,此时月亮才刚刚西斜,这一番纠结之后自然再难成眠。

  下片描写了有家难归,不由羡慕北归的燕子。南方虽好,春水春云,皓腕凝雪,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词的上片描写了碧纱窗外,执手相看、喁喁叮嘱的情景反复萦绕在词人心头,尤其在漂泊天涯的舟中,夜半醒来,面对孤灯,抱膝而坐,抬头眺望斜挂天边的月牙;下片说自己有家难归,不由羡慕北归的燕子。全词于孤清之中略带愁意,愁意之中又略显凄迷,逼现出急切的归家之心。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362篇诗文 ► 127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聪明累

曹雪芹 曹雪芹〔清代〕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算了 一作:误了)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胭脂井

郑燮 郑燮〔清代〕

辘辘转转,把繁华旧梦,转归何处?只有青山围故国,黄叶西风菜圃。拾橡瑶阶,打鱼宫沼,薄暮人归去。铜瓶百丈,哀音历历如诉。
过江咫尺迷楼,宇文化及,便是韩擒虎。井底胭脂联臂出,问尔萧娘何处?清夜游词,后庭花曲,唱彻江关女。词场本色,帝王家数然否?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一)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半浮沈,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二)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