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六尺巷

佚名 佚名〔清代〕

  张文端公老家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闻之感服,亦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张英的老家住宅旁边有块空地,和吴家相邻,吴家越过两家的边界占用了这块地。家人紧急往京城送信告知此事,张文端公在信的后面题了一首诗寄回家里,诗中写道:“一封家书寄来只为了墙的事,退让三尺又有什么关系呢?万里长城至今仍然存在,可是当年修建长城的秦始皇却早已不在了。” 家人收到信后,便拆了原有的墙,向后退让了三尺;吴家听说这件事后,既感动又敬佩,也向后退让了三尺,所以 “六尺巷” 就因此得名了。

注释
张文端公:张英,康熙进士,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何妨:无碍;不妨。
感服:感动佩服。
六尺巷:在今安徽桐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本文借 “六尺巷” 的由来,尽显张文端公的胸襟与智慧。面对邻里越界占地,他不纠结争执,反以诗劝家人 “让他三尺”,用 “长城犹在,不见始皇” 的对比,点出计较眼前得失的无谓。家人遵其言退让,吴氏亦被感化还让三尺,最终成 “六尺巷”。故事虽简,却藏着待人处世的包容之道,将礼让美德具象化,至今仍传为美谈,尽显传统士人谦和处世的风范。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6746篇诗文 ► 867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己亥杂诗·其二百七十六

龚自珍 龚自珍〔清代〕

少年虽亦薄汤武,不薄秦皇与汉武。
设想英雄垂暮日,温柔不住住何乡。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一种蛾眉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庾郎未老,何事伤心早?
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言诗

郑燮 郑燮〔清代〕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