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歆避难
《世说新语》〔南北朝〕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感到十分为难没有立即答应。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面的贼寇已经追上来了,王朗想抛弃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之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注释
华歆:东汉末举孝廉,任尚书令。
王朗:与华歆同时代人。两人都是当时著名人物。
辄:当即。
何为:有什么。
迫至:追赶上来。
舍:丢下,抛弃。
携:携带。
简析
本文讲述了华歆和王朗在乘船避难时,对待一个请求搭乘的人的不同态度。华歆起初犹豫,但王朗同意了。后来贼寇追来,王朗想抛弃那个人,但华歆反对,认为既然已经接纳了他,就不能因为情况危急而抛弃他。这个故事通过乘船避难的情景,揭示了人性与道德的核心矛盾:真正的道德考验不在平常,而在危机时刻对原则的坚守。
投舒丧命
《世说新语》〔南北朝〕
王大将军既亡,王应欲投世儒,世儒为江州。王含欲投王舒,舒为荆州。含语应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及睹衰危,必兴愍恻。荆州守文,岂能作意表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沈含父子于江。彬闻应当来,密具船以待之,竟不得来,深以为恨。
芳树
萧衍〔南北朝〕
绿树始摇芳,芳生非一叶。
一叶度春风,芳芳自相接。
色杂乱参差,众花纷重叠。
重叠不可思,思此谁能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