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孟子小的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于是)经常学些丧葬、痛哭的事。他的母亲说:“这不是我所用来安顿儿子居住的地方。”于是将家搬到市集旁边。孟子又学起商人沿街叫卖的样子。他的母亲(又)说:“”不是我所用来安顿儿子居住的地方。”又将家搬到学校旁边。孟子就做些模仿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的事。他的母亲说:“这里可以安顿我儿子居住。”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注释
处:安顿。
贾人衒( xián)卖:商人沿街叫卖。
学宫:学校。
俎豆:此指古代的祭祀仪式。
揖让进退:此指日常中的各种礼节。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所闻!《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丰耗矣。罔亦少密焉,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于是谨其终始,表见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阙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