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因论·序

刘禹锡 刘禹锡〔唐代〕

  刘子闲居作《因论》。或问其旨曷归欤?对曰:“因之为言有所自也。夫造端乎无形,垂训于至当,其立言之徒。放词乎 无方,措旨于至适,其寓言之徒。蒙之智不逮于是,造形而有感,因感而有词,匪立匪寓,以因为目。《因论》之旨 也云尔。”

注释

刘子:刘禹锡自称。
或:有人。旨:意旨,意图。曷:疑问代词,什么。
自:来源。
造端:开始,开端。
垂训:流传以示后人,引以为教训。
立言:即著书立说。徒:一类人。
放词:犹放言,指畅所欲言,不受拘束。无方:犹无常,指没有固定的方式。
措旨:犹措辞,说话、行文的选择词句。至适:很贴切。
寓言:有寄托有寓意的文章,能起到劝喻和讽刺的效果。
于是:即上述这些情况。
匪立匪寓:指不是立言也不是寓言。
目:目的。

简析

  此文是作者对其所著《因论》创作宗旨的阐述。他认为,“因”即有所由来,还提到两种立言方式:一是无形中开端,恰到好处地传授道理,属于直接阐述思想者;二是言辞自由不羁,主旨恰到好处,属于寓言式表达者。他自称智慧不及上述两者,是通过具体事物有所感触,再由感触产生言辞,既非直接阐述也非寓言,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因此以“因”为名,即《因论》是依据感触而作的论述。全文展现了作者对创作灵感的来源和表达方式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对自己作品性质的定位。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02篇诗文 ► 59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买花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红 一作:花)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喻 一作:谕)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梁园吟

李白 李白〔唐代〕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馀汴水东流海。
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
歌且谣,意方远。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张九龄〔唐代〕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