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艾太仆六十韵

汤显祖 汤显祖〔明代〕

世阀高临汝,衣冠起岳州。精灵华盖晓,气脉洞庭秋。

江汉称才子,潇湘托好逑。儒林苍玉满,郎署白云悠。

是日江陵相,长星寓县愁。礼嫌金革变,权误墨缞留。

奋笔含香勇,冲冠执法羞。燕臣随伏阙,楚客竟为囚。

御挺惊魂落,丹墀溅血流。动传天诏狱,分作鬼投幽。

远窜逢群魅,销冤失爽鸠。秦城将急杵,汉党欲穷钩。

泪湿条支尽,身拚井鬼休。扶颜依枸杞,作语向氂牛。

洗雪人难待,迷阳运忽周。机权还太乙,气色陨蚩尤。

诏旨须人望,恩波许自由。玉关归鸟道,青海发龙湫。

遂作云雷起,还令湘汉浮。法星低照蜀,明月远通倍。

复有东门恨,难为西塞忧。猿鸣初黯淡,鹤怨转夷犹。

龙影回江郭,巴云护岳楼。文章沾入雾,富贵起随沤。

天在山难畜,王明井必收。九河原曲直,百炼肯刚柔。

光禄征能就,陪台出似游。苍梧蟠帝寝,芳树绕潮沟。

典客高情映,祠郎清燕酬。如云瞻閟灊,似雪耻蜉蝣。

好以清琴弄,时将白简抽。似缘参世业,不惜偶人俦。

下秩依园庙,斋心隔冕旒。时时分羽籥,一一听鸣球。

署色朝霞起,祠阴宿鸟啾。才情空荏苒,耆旧得优游。

翰墨飞长纸,壶觞引薄脩。忘年过洒落,浃岁语绸缪。

受命同嘉橘,孤株感若榴。看松高盖偃,援桂晚枝樛。

世事留黄阁,公才尚黑头。乞归丹疏入,言佩尺书投。

岩望宜专坐,朝铨且七驺。离心眷兰菊,别韵起梧楸。

冠盖鸿胪道,干旌白鹭洲。月卿争祖席,云从识仙舟。

岸草摇清箧,江花点敝裘。行藏燕市古,出入楚门修。

去欲蒐戎乘,行将咏德愬。凤洮鸣镝满,云朔羽书稠。

汧渭秦非子,河源汉列侯。羌胡形欲诡,将相语犹偷。

马谷经年减,燕金几处求。和戎虚汉物,赠策岂吾谋。

太白朝芒角,崆峒宿践蹂。英雄怀玉剑,形势惜金瓯。

老亦趋千里,今何问一丘。骏图周冂得,戎议傅咸优。

并事今吴赵,长流旧沈邹。群公心赤苦,高爵岁华遒。

未必参帷幕,看君展一筹。

汤显祖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157篇诗文 ► 3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楚人有不识姜者

江盈科 江盈科〔明代〕

  楚人有生而不识姜者,曰:“此从树上结成。”或曰:“从土地生成。”其人固执己见,曰:“请与子以十人为质,以所乘驴为赌。”已而遍问十人,皆曰:“土里出也。”其人哑然失色,曰:“驴则付汝,姜还树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妾薄命

袁宏道 袁宏道〔明代〕

落花去故条,尚有根可依。
妇人失夫心,含情欲告谁?
灯光不到明,宠极心还变。
只此双蛾眉,供得几回盼。
看多自成故,未必真衰老。
辟彼数开花,不若初生草。
织发为君衣,君看不如纸。
割腹为君餐,君咽不如水。
旧人百宛顺,不若新人骂。
死若可回君,待君以长夜。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疑传

宋濂 宋濂〔明代〕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第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故贫甚,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弗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息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置其手,问所苦,如侍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屎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原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半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内。金陵俗,妇孕将产者为不祥,逆旅多不舍。妻卧草中以号。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急,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舎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乎?”俾妇邀以归产一男。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逾月始辞支去,不取其报。

  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宋学士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疑姁姁愿士,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