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李夫子,篇章盖其馀。平生制作外,揽古为嬉娱。
藉之发吾真,陶写亦自如。浩穰诸名家,精采毕献输。
譬之大盈府,充牣随所须。木难兼火齐,瑶瑛与琼琚。
蒐罗尽瑰珍,见者心神舒。元戎统六师,挥斥熊与貙。
箫韶八音备,琴瑟谐笙竽。组织敚天巧,剂量极锱铢。
浑无斧凿痕,若以一气嘘。翁才实兼人,不受绳墨拘。
驱役混古今,约束谁能逾。大行与王屋,移易来庭除。
天吴及紫凤,裁割衣与裾。若和五鼎味,若贯八宝珠。
江淮河济汉,异派而同趋。隔世觌颜面,一席相唯俞。
富哉方寸中,载此万卷书。再思半山老,高名照寰区。
继作有文山,耿耿忠义俱。今人即古人,三贤固无殊。
坡翁真戏剧,其论亦甚迀。见公定俯首,愧悔称起予。
君侯重文事,爱此轻璠玙。授予欲何为,秉笔校鲁鱼。
浅薄谅非任,兹意不可虚。但恐袭金根,有识同揶揄。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1618篇诗文
予为西昌校官,学圃中筑一轩,大如斗,仅容台椅各一,台仅可置经史数卷。宾至无可升降,弗肃以入,因名之曰“独坐”。
予训课之暇,辄憩息其中,上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次窥关闽濂洛数君子之心,又次则咀嚼《左传》、荀卿、班固、司马迁、扬雄、刘向、韩柳欧苏曾王之文,更暇则取秦汉以下古人行事之迹,少加褒贬,以定万世之是非。悠哉悠哉,以永终日。
轩前有池半亩,隙地数丈。池种芰荷,地杂植松桧竹柏。予坐是轩,尘坌不入,胸次日拓,又若左临太行,右挟东海,而荫万间之广厦也。且坐惟酬酢千古,遇圣人则为弟子之位,若亲闻训诲;遇贤人则为交游之位,若亲接膝而语;遇乱臣贼子则为士师之位,若亲降诛罚于前。坐无常位,接无常人,日觉纷挐纠错,坐安得独?
虽然,予之所纷挐纠错者,皆世之寂寞者也。而天壤之间,坐予坐者寥寥,不谓之独,亦莫予同。作《独坐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