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中散
颜延之〔南北朝〕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
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
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嵇康不愿投合时世,本来就是餐霞之人。
尸解证明默然成仙,观其吐论知其凝神。
置身俗世违背流议,寻游深山融洽隐沦。
鸾凤翅膀时受摧残,倔强龙性谁能驯顺?
注释
不偶世:不能和世俗之人和谐相处。
餐霞人:即神仙。据《黄庭经》注说,餐霞是神仙家的一种修炼方法,就是在幻觉中感到日中五色流霞环绕着自己,于是便把日光流霞全吞入口中。
形解:尸解。古代道家认为得了道的人可以遗弃形骸羽化飞升。
吐论:发表议论,指嵇康写作《养生论》。
凝神:言修养心性达到凝静专一的境界。
立俗:置身于世俗
赏析
这是颜延之《五君咏》中的第二首,歌咏的对象是魏晋间的名士嵇康。嵇康因曾作过中散大夫,故世称嵇中散,他是曹魏宗室的女婿,故于当时司马氏的政治集团抱不合作的态度。他虽崇尚老庄,喜言养生服食之事,但富于正义感和反抗性,曾勇敢地抨击虚伪的礼法与附炎趋势之士,最后被司马昭所杀。此诗就是通过对嵇氏不谐流俗的倔强性格的歌颂,表现了颜延之本人的人生态度。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两句是对嵇康个性的总述。嵇康不能与世俗之人和谐相处,他自己的《与山巨源绝交书》说自己想学习阮籍的口不论人之过,“然未能及”,就说明了他禀性的刚直,又说自己“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都体现了他不谐流俗,孤高自
创作背景
颜延之爱酒放荡,不拘小节,被人排挤,由步兵校尉出任永嘉太守,心怀怨愤,因此写下《五君咏》,借古事来发泄自己的不平之鸣。这是《五君咏》中的第二首,歌咏的对象是魏晋间的名士嵇康。嵇康因曾作过中散大夫,故世称嵇中散,他是曹魏宗室的女婿,故于当时司马氏的政治集团抱不合作的态度。他虽崇尚老庄,喜言养生服食之事,但富于正义感和反抗性,曾勇敢地抨击虚伪的礼法与附炎趋势之士,最后被司马昭所杀。
参考资料:完善
1、
程千帆 沈祖棻·古诗今选·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9
2、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简析
《嵇中散》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歌咏的对象是魏晋间的名士嵇康,通过赞扬嵇康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来表达自己虽受打击却不肯屈服的态度。全诗结构严密,首二句总领起势,后四句铺填,最后议论作结,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
颜延之
颜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曾祖含,右光禄大夫。祖约,零陵太守。父显,护军司马。少孤贫,居陋室,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与谢灵运并称“颜谢”。嗜酒,不护细行,年三十犹未婚娶。► 47篇诗文 ► 87条名句
赠傅都曹别
鲍照〔南北朝〕
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
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
风雨好东西,一隔顿万里。
追忆栖宿时,声容满心耳。
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
短翮不能翔,徘徊烟雾里。
渡青草湖
阴铿〔南北朝〕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