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乌鸦从被大雪覆盖的土堡上飞过,冰封的河面上骏马腾跃,狂风呼啸着掠过边地。夜里磷火闪烁仿佛冤魂在哭泣,这般景象实在令人悲戚。想在夜半起身拔剑起舞,可荒无人烟之处,哪有报晓的村鸡?只听得金笳声声,同样让人泪湿衣衫。
要知道古往今来的世事,如同棋盘上的胜负,翻来覆去都是如此。可叹那些像蛮触之争般的纷争,回头望去早已物是人非。只留下寥寥几行史书的记载和在夕阳下残破石碑上的碑文罢了。青春年华如同这松花江水一般飞速流逝,逝去后又何时能再回来?
注释
满庭芳:词牌名,双调九十五字,上片四平韵,下片五平韵。
堠: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或记里程的土堆
唐柳宗元有“满庭芳草积 ”句,唐吴融有“满庭芳草易黄昏”句,故此调名之缘有或柳诗或吴诗之不同说法。此调又名《锁阳台》、《江南好》、《话桐乡》、《满庭霜》、《转调满庭芳》、《潇湘夜雨》、《满庭花》等。有不同体格,俱为双调。本首为其一体,上、下片各十句,共九十五字。各片之第三、五、七、十句押韵,均平声韵。
此篇前景后情,以赋法铺写。其下片全为议论,虽不免质实,但气势壮观,真情四射,仍是生动感人的。上片前五句景语,写古战场的荒寒阴森,以“总堪悲”绾住。下句转进,先说有“中宵起舞”的爱国之心,但“那有村鸡”一句折转,表明无由以报,徒增伤感。再接以金笳声声烘托,则更
词中提到混同江,描写的又是冬天景色,当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至十二月词人赴梭龙时。其时,纳兰性德随驾抵达吉林,来到了混同江(现称松花江)畔,这里原是一片古战场。入关之前,女真族在统一过程中,建州、海西、野人诸部互相残杀,彼此并吞,拼命争夺,给后世留下了无尽的心灵创伤。词人触景伤情,写下此词。
参考资料:完善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
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看到浮云过了,又恐堂堂岁月,一掷去如梭。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