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遇风献康乐
谢惠连〔南北朝〕
我行指孟春,春仲尚未发。
趣途远有期,念离情无歇。
成装候良辰,漾舟陶嘉月。
瞻涂意少悰,还顾情多阙。
哲兄感仳别,相送越坰林。
饮饯野亭馆,分袂澄湖阴。
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
回塘隐舻栧,远望绝形音。
靡靡即长路,戚戚抱遥悲。
悲遥但自弭,路长当语谁!
行行道转远,去去情弥迟。
昨发浦阳汭,今宿浙江湄。
屯云蔽曾岭,惊风涌飞流。
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
浮氛晦崖巘,积素惑原畴。
曲汜薄停旅,通川绝行舟。
临津不得济,伫檝阻风波。
萧条洲渚际,气色少谐和。
西瞻兴游叹,东睇起凄歌。
积愤成疢痗,无萱将如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原拟孟春即动身,牵延仲春未成行。
奔赴上路远有期,思念不尽离别情。
打点行装待吉日,泛舟前往乐良辰。
展望前程乐观少,回顾往事遗憾深。
仁兄道别感伤多,远送郊野又一程。
饯行效外亭馆里,握别湖南水清静。
挽留对话同悲伤,行客眷念情难分。
池塘弯曲隐舟楫,远望隔断匿身影。
迟缓踏上漫长路,忧惧远悲存于心。
远悲徒然自制止,路长愁思向谁倾?
行走不停路转远,越去越远迟缓增。
昨日起锚浦阳北,今天停泊浙江滨。
云层聚集掩重岭,急风涌起飞流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元嘉七年(430年)夏历的仲春二月,年已二十四岁的谢惠连告别了他所熟悉的会稽(今绍兴),沿水路北上,向着当时的京城建康(今南京)进发,首次踏上了仕宦之途。
参考资料:完善
1、
贺新辉.古诗鉴赏辞典(中):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第823页
赏析
一至四句叙述了诗人临行前那一缕淡淡的哀愁。“我行指孟春,春仲尚未发。趣途远有期,念离情无歇。成装候良辰,漾舟陶嘉月。”指明了启程的季节不是孟春正月,而是仲春二月。谢灵运有答诗云“暮春虽未交,仲春善游邀”,也可以证明俩人的分手是在二月。念路途遥远,离情即迫。行装业已打点完毕,行前再与族兄泛舟赏月。这时,闲适恬淡的心情早已不复存在,遥望着伸延不尽的路途,难免又生悲慨。“瞻涂意少悰,还顾情多阙”则暗示了此次出仕的矛盾心情。本来,步人仕途,为日后一展宏愿已奠定了良好的基石,这应当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但诗人却流露出一种难言的伤感。
五至八句描绘了诗人与族兄分别时那一幕伤感的
简析
《西陵遇风献康乐》是一首五言古诗。诗分五章,其一总叙别,其二写饯别,其三写途中思情无诉,其四写遇风雨,其五写遇风受阻,回转至惜别,收束全篇。全诗以叙事为经、抒情为纬,经纬交织,抑扬起伏,沉郁顿挫,通过景物的细致描写与时间的缓慢推移,将那淡淡的愁绪渐渐推向忧思难忘的极致,给人以“渐入佳境”之感,颇有曹植《赠白马王彪》的规范。
谢惠连
谢惠连(407~433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他10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见其新文,常感慨“张华重生,不能易也。”本州辟主簿,不就。谢惠连行止轻薄不检,原先爱幸会稽郡吏杜德灵,居父丧期间还向杜德灵赠诗,大为时论所非,因此不得仕进。仕宦失意,为谢灵运“四友”之一。► 48篇诗文 ► 96条名句
春庭晚望
萧悫〔南北朝〕
春庭聊纵望,楼台自相隐。
窗梅落晚花,池竹开初笋。
泉鸣知水急,云来觉山近。
不愁花不飞,到畏花飞尽。
愚人食盐
《百句譬喻经》〔南北朝〕
昔有愚者,适友人家,与主人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暮归,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唯食盐而不尝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尽然,过则非唯不益,乃害之。
东飞伯劳歌
萧衍〔南北朝〕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