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
李清照〔宋代〕
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
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
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宣和三年八月十日来到莱州,自己一人独自坐在室内,个人喜欢的书籍史典,这间房内都没有。案头上有本《礼韵》,因此随手翻开,拟以所翻开页上的字为韵来写诗。偶尔翻到“子”字,于是以“子”字为韵,写了一首感怀诗。
破旧的窗台和书案上没有一本诗书和史集,给人感觉就像袁术穷途末路生出的感慨:一无所有。
赵明诚每天奔波于酒宴之中,醉心于钱财当中,整日闹闹哄哄的无事生非。
写诗需要闭门谢客,在自己的住处焚香静思才会有好的构思。
在平静中我得到两个好朋友,一个是乌有先生、一个是子虚先生。
注释
宣和辛丑:宋徽宗宣和三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清照公元1121年(宣和三年)赴莱州探望赵明诚时所作,李清照在诗中流落出对赵明诚的不满。大抵赵明诚出任郡守不久,忙于应酬,未能摆拨常务,反为“青州从事孔方兄”所累,使李清照有受冷落之感。
参考资料:完善
1、
杨合林.李清照集[M].湖南:岳麓书社出版社,1999:3.
赏析
诗的序言部分写李清照到丈夫赵明诚任知州的莱州探望。但却被赵明诚冷落一旁,而且夫妇俩平生爱好金石之物,在赵明诚的官邸中却一样也没看到。可以想像李清照心中的不满和失落。李清照无聊到随手翻案头上的《礼韵》,以翻到的字为韵,来作诗,而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场景下诞生的。
诗的开头两句首先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寒窗败几、空无所有,从写生活环境中反映出诗人心境。而且用典袁术走投无路,身无一物来比喻丈夫所处的环境。虽然明写赵明诚物质上的缺失,但实写赵明诚在精神层次上的缺失。
接着转入议论,对酒与钱这类世人皆为之吸引的东西,表示了轻蔑。在李清照的眼中赵明诚应酬就一
简析
《感怀》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序言部分写诗人到丈夫赵明诚任知州的莱州探望;诗中首先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寒窗败几、空无所有;接着转入议论,对酒与钱这类世人皆为之吸引的东西,表示了轻蔑;后四句则写出自己向往的生活。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丈夫整日忙于应酬,却冷落自己的不满情绪;但此诗不同于一般的闺怨诗,以一种调侃的手法透露出自己的不悦之色和向往的生活场景。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88篇诗文 ► 632条名句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苏轼〔宋代〕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朱熹〔宋代〕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