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
郑谷〔唐代〕
槿坠蓬疏池馆清,日光风绪淡无情。
鲈鱼斫鲙输张翰,橘树呼奴羡李衡。
十口漂零犹寄食,两川消息未休兵。
黄花催促重阳近,何处登高望二京。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木槿花飘落,蓬草稀疏,池馆显得格外清冷,日光黯淡,秋风萧瑟,一切都显得这般淡漠无情。
想当年张翰因思念家乡的鲈鱼脍而辞官归隐,我却无法像他那样洒脱;李衡种橘树留给子孙,有奴仆照料,令我羡慕不已。
如今一家十口漂泊在外,只能寄人篱下求得温饱;两川战乱不断,至今仍未停息。
黄花催促着重阳节临近,不知道在哪里登高望远,望一望那沦陷的长安与洛阳?
注释
鲈鱼斫鲙输张翰:此句 化用西晋张翰典故。张翰任齐王属官时,因洛阳秋风起而怀念吴中菰菜羹、鲈鱼脍,以“人生贵得适意”为由辞官归隐。后齐王兵败,此举被视为知机避祸,成为士人寄托隐逸情
简析
《漂泊》是唐末诗人郑谷于888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槿坠蓬疏”“池馆清冷”等秋日意象,结合“两川未休兵”的战乱背景,抒发了诗人漂泊无依、家国离散的愁绪。诗中引用张翰思鲈、李衡植橘等典故,既凸显了羁旅困境,又暗含归乡渴望。末联“何处登高望二京”以重九登高之问收束,将个人漂泊与故土忧思升华至家国层面。郑谷诗风以清新通俗著称,但此作在浅白语言中蕴含深沉的时代悲音,展现了晚唐诗人的典型精神面貌。
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314篇诗文 ► 44条名句
百忧集行
杜甫〔唐代〕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