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陆游已经六十四岁,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期满,七月返回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诗人时刻不忘中原,幻想皇帝能御驾亲征,收复失地。秋后他在山阴写了不少爱国诗篇,这首诗即是其中之一。
首句从点题开始。“北望中原泪满巾”,诗人在家乡山阴遥望北方,禁不住热泪夺眶而出,落下的泪水沾满了衣巾。当时的北方,指淮河以北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区,离山阴非常遥远,直接眼望是望不到的。但北望中原的动作,本身已表现了诗人对北方沦陷区人民的关怀之情。自中原陷落,南北分隔,诗人常有北望中原的行动。“泪满巾”,形象地写出流泪之多,也表达了诗人对北方人民无比深厚的感情和渴望收复中原失地的强烈心愿。
“黄旗空想渡河津”,诗人与北方人民都盼望南宋军队能高举黄旗,渡河北伐,收复中原,但却成了空想。由于以宋孝宗为首的南宋朝廷对恢复中原动摇不定,诗人北伐的愿望终成空想。这样的政治现实不能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10237篇诗文 ► 1139条名句
淳熙丁酉,自江陵移帅隆兴,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马监、赵卿、王漕饯别。司马赋《水调歌头》,席间次韵。时王公明枢密薨,坐客终夕为兴门户之叹,故前章及之。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樽空。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头上貂蝉贵客,苑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
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