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堂五首·其三

苏轼 苏轼〔宋代〕

他时雨夜困移床,坐厌愁声点客肠。
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坞小荷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旧时每当夜雨绵绵,我总是烦恼着频频移床,因为厌憎添人愁闷的雨声滴在我满是客愁的心上。
如今一听雨打在南堂的新瓦上,似乎已闻到东坞中池塘里的阵阵荷花香。

注释
他时:指旧时、昔日。时,一作“年”。
雨夜:一作“夜雨”,一作“雨后”。
困:指困扰。
坐:介词,因,由于。
坞(wù):四面高中间低的谷地,此处指坞中池塘。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92
2、 孙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126-127
3、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97-198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元丰六年(1083年)南堂新葺之时。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苏轼到达黄州贬所,先寓居定惠院,后迁居距离大江八十步的临皋亭(驿)。元丰六年五月,在友人的大力支持下,在临皋亭的南畔筑三间屋,苏轼名之曰南堂,完成后即景抒怀,作此组诗。本首诗就是组诗中的第三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曹济平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13-415
2、 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92

简析

  《南堂五首·其三》是一首七言绝句,写诗人幽居的心境。这首诗环绕着对雨声引发的不同感受,表现了昔日与现今全然迥别的两种心境:过去每当夜雨时诗人便频移床铺,怕听点点雨声滴上愁心。如今,久已安于逆境的诗人,心境已由愤激不平趋于超脱恬静。诗中写当诗人听到雨滴南堂新瓦的铿锵声,不由得浮想联翩,想象东坞的荷花被雨催开,进而想象已经闻到阵阵荷香。此诗将艰危孤寂的贬斥生活大大地艺术化,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深挚的热爱,以及随缘自适的乐观性情。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782篇诗文 ► 4823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浪淘沙·小绿间长红

晏几道 晏几道〔宋代〕

小绿间长红,露蕊烟丛。花开花落昔年同。惟恨花前携手处,往事成空。
山远水重重,一笑难逢。已拚长在别离中。霜鬓知他从此去,几度春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周晋〔宋代〕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张先 张先〔宋代〕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