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顾太清〔清代〕
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迥出凡了。移来古寺种朱门。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细干柔条才数尺,千寻起自微因。绿云蔽日树轮囷。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无数鲜红的花苞将要绽放,那娇美的模样远远超出世间俗物。这花是从古老的寺庙移来,栽种在富贵人家的庭院里。到了明天寒食节过后,又将是新的一年春天了。
细细的枝干、柔软的枝条才只有几尺高,可将来能长到千寻之高,都是从这微小的根基开始的。枝叶繁茂如绿云遮日,树干长得粗壮弯曲。等它枝繁叶茂、结出果实之后,可要记着当初栽种它的人啊。
注释
朱门:红漆大门。指贵族豪富之家。
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
千寻:形容极高或极长。
蔽日:遮蔽日光。
赏析
开篇 “万点猩红将吐萼”,正是花苞初绽的喜人模样,这海棠 “嫣然回出凡尘”,有着超脱世俗的美丽姿容与品性。两句描写,将这株刚从古寺移栽到园中种植的海棠刻画得淋漓尽致。由于它还只是一株幼树,词的主人公对它更是满怀期许。如今正值寒食时节,“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待到来年,想必又会是另一番景象。
下片承接上文写道:“细干柔条才数尺”,这是海棠当下的模样,却已远超凡俗之姿;将来 “千寻起自微因”,真不知会是何等可爱。因此词人不禁沉入充满希望的遐想:“绿云蔽日树输囷”,想象着海棠长成参天大树、枝干盘曲的模样。这般描述虽不乏夸张,却恰恰体现出这位种花人在欣喜中寄予的深切厚望
简析
这首词先写花苞初放的喜人姿色,它“嫣然迥出凡尘”,有着非同凡尘的丽姿和品质;然后写这株刚从“古寺”移来园中种植的海棠,又历经了一年的年月;接下来是对其生命历程的回顾与展望,最后进一步描绘它长大后枝繁叶茂的景象,并望其不要忘记当初种植它们的人。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同丈夫奕绘共种海棠的欣喜之情,也寓含对生命的期待、对种植者辛勤付出的感恩和怀念之情。
顾太清
顾太清(1799年2月9日-1877年12月7日),清朝著名女词人。亦称西林太清。满洲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名春,字子春,一字梅光,号太清,常自署名太清春。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顾太清)”之语。► 363篇诗文 ► 88条名句
夜坐二首
龚自珍〔清代〕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坐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少微星。
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嫦娥诗与听。(从来 一作:平生)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沁园春·丁巳重阳前
纳兰性德〔清代〕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长调: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