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四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万里荆襄入战尘,汴州门外即荆榛。
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虱空悲地上臣。
乔木他年怀故国,野烟何处望行人。
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到此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万里长的荆襄地区陷入了战争的烟尘之中,汴州城门外也已是满目荒芜,荆棘丛生。
蛟龙这样的生物,怎么可能长久地待在小水池里呢?而我就像那些微小的虮虱只能在地上悲叹,因为无法像蛟龙那样展翅高飞。
将来,当我站在高大的乔木下,我会怀念起我的故国;但在茫茫的野烟中,我又该向何处望去,寻找那些远去的行人呢?
秋风啊,你无需再吹拂我斑白的头发了,因为我已经经历了无数的沧桑,就像这沧海横流一样,已经流到了我生命的尽头。

注释
荆榛:杂生的树木。
乔木:高树。
“野烟”句:唐昭宗在兴元填《菩萨蛮》词,有“野烟生碧树,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诗从汴京以南的战事入手写起。万里荆襄指湖北之地,此处亦包括河南南部一带,是当时蒙古攻金的南战场。蒙古军南侵的西路一线由凤翔入大散关,经四川而入湖北、河南。金正大八年(1231),蒙古军渡汉水,与金战于禹山(河南邓州西),金兵败退入邓州。翌年(天兴元年)复战于三峰山(河南禹州境),再败而蒙古军进破均州。这年蒙古遣王檝至襄阳,约宋会攻蔡州(河南汝南)。天兴二年金哀宗已从归德至蔡州,时宋军取金唐州(河南唐河),与蒙古合兵攻蔡,次年宋蒙军攻破蔡州,哀宗自杀,金代告亡。

  诗的首联即概括了这数年来烽火连天、战尘遍野的局势。诗人大笔挥洒,将万里战场的全景及都门之外的近景都笼

展开阅读全文 ∨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925篇诗文 ► 479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泛舟大明湖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待杜子不至

长白山前绣江水,展放荷花三十里。
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
山从阳丘西来青一弯,天公掷下半玉环。
大明湖上一杯酒,昨日绣江眉睫间。
晚凉一棹东城渡,水暗荷深若无路。
江妃不惜水芝香,狼籍秋风与秋露。
兰襟郁郁散芳泽,罗袜盈盈见微步。
晚晴一赋画不成,枉著风标夸白鹭。
我时骖鸾追散仙,但见金支翠蕤相后先。
眼花耳热不称意,高唱吴歌叩两舷。
唤取樊川摇醉笔,风流聊与付他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秦中诸人引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

  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鄠、杜间风物,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从宾客游,伸眉高谈,脱屣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暑途千里,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

  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其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生查子·软金杯

完颜璟 完颜璟〔金朝〕

风流紫府郎,痛饮乌纱岸。柔软九回肠,冷怯玻璃盏。
纤纤白玉葱,分破黄金弹。借得洞庭春,飞上桃花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