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千佛山岩雨
黄景仁〔清代〕
木落千山秋,天空一江碧。
贾勇登巉岩,决眦瞰危壁。
猎猎虎啸林,阴阴龙起泽。
肤寸足下云,倏已际天白。
急雨翻盆来,疾雷起肘腋。
同游三两人,相望失咫尺。
飘然冷风过,烟霾渐消迹。
雨脚移而东,长虹逗林隙。
山翠湿淋漓,苔空见白石。
快哉今日观,横写百忧积。
山川美登眺,嗟余在行役。
陟高暧亲庐,犯险乖子职。
归当置浊醪,孤酹奠惊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树叶落满千山,秋意随处弥漫;天空格外清朗,一江碧水映着蓝天。
鼓足力气登上险峻的岩石,睁大眼睛远望陡峭的岩壁。
山林间传来如虎啸般的雄浑声响,阴暗沼泽里似有蛟龙将要腾起。
脚边起初只有零星几缕云,转眼间就漫到天边,染白了整片天空。
急雨像翻倒的水盆般倾泻而下,惊雷竟在身旁突然炸响。
同行的三四个人,明明离得极近,却被雨雾遮得看不见彼此。
一阵清凉的风轻快吹过,雾气尘埃渐渐消散无踪。
雨丝慢慢向东方移去,一道彩虹在树林的缝隙间显现。
山上的翠绿植被被雨水打湿,淋得透透彻彻;青苔被冲掉后,露出了底
创作背景
千佛岩在南京摄山(今栖霞山)栖霞寺附近,南朝齐时凿大小佛像千馀尊,号称千佛岩。乾隆三十三年(1768)前后,仲则作于南京。
简析
此诗先写秋来千山叶落、大江映碧,诗人勇登险岩时,又见虎啸林间、龙起水泽,足下云气转瞬漫天,随即急雨翻盆、惊雷近在肘腋,同游者咫尺难辨,笔调雄恣尽显暴雨骤至之奇;雨后冷风送爽、烟霾消散,长虹映林、山翠淋漓、苔间白石显露,清奇之气扑面。末句借观览之快抒行役忧思与念亲之情,景情交融,兼具山水之趣与个人情志,堪称仲则早年山水诗佳作。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220篇诗文 ► 139条名句
尉迟杯·许月度新自金陵归以青溪集示我感赋
陈维崧〔清代〕
青溪路。记旧日、年少嬉游处。覆舟山畔人家,麾扇渡头士女。水花风片,有十万、珠帘夹烟浦。泊画船、柳下楼前,衣香暗落如雨。
闻说近日台城,剩黄蝶濛濛,和梦飞舞。绿水青山浑似画,只添了、几行秋戍。三更后、盈盈皓月,见无数、精灵含泪语。想胭脂井底娇魂,至今怕说擒虎。
九日酬诸子
妙信〔清代〕
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
远天连树杪,高月薄衣裳。
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
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