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岁暮

谢灵运 谢灵运〔南北朝〕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怀着深深的忧虑辗转反侧难以入睡,长夜漫漫没有尽头,内心的愁苦不堪忍受。
明月照在积雪上,北风猛烈,风声凄厉。
没有永久的事物,都会随四季的更替而消亡。年华逝去,自己的生命也正受到无情的催逼。

注释
岁暮:年底。
殷忧:深深的忧虑,《诗经·邶风·柏舟》有“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之句,谢诗这一联当化用其意。殷:多,深。 寐:睡觉。 颓:尽。
朔风:北风。朔:北方。
劲:猛烈。
哀:悲痛,凄厉。
运往:四季更替;运:即一年四季的运转。
淹物:久留之物;淹:浸没。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据“年逝觉已催”这一句话推测,这首诗应当作于诗人晚年。诗人当时被贬为永嘉太守,接触了山阴道上的千岩竞秀和万壑争流的山水,有感而发,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古诗的艺术魅力》,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版,第50页

赏析

  这是一首岁暮感怀诗,时间又是在寂静的长夜。在这“一年行将终了之夜”,诗人心怀忧虑,辗转反侧,难以成眠,只觉长夜漫漫,似永无尽头。

  开篇之句,以夜不能寐映射诗人内心深重的忧虑,一“苦”字,深刻勾勒出其不堪忍受长夜煎熬之态,而“殷忧”之情,虽未直言其详,却如《诗经·邶风·柏舟》中“耿耿不寐,隐忧深藏”之境,隐约透露“时运流逝”、“年华老去”之哀。它并非单纯的对自然寿命的忧虑,而是交织着人生追求、社会人事等多方面矛盾的复杂思绪。

  三四两句是殷忧不寐的诗人岁暮之夜所见所闻。积雪洁白,本已寒意袭人,再添明月清辉,雪光月影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远的青白之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岁暮》是一首五言诗。诗的前两句叙事,诗人以夜不能寐托出忧思之深;三四两句写景,描写难以入睡的诗人岁暮之夜所见所闻;末两句抒情,指出世上没有永久的事物,一切都会随时间的消逝而亡,抒发了对生命将终的心恐和无奈之情。全诗将叙事、写景、抒情交融汇合,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无可追回的惋惜和对事业无成的惆怅,别有一番寂冷苍凉的韵味。

谢灵运

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146篇诗文 ► 25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夜四时歌·春歌·一

萧衍 萧衍〔南北朝〕

阶上香入怀,庭中花照眼。
春心一如此,情来不可限。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里濑

谢灵运 谢灵运〔南北朝〕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
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
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充市肆博览

《后汉书》〔南北朝〕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至京师,受业太学,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遂博通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