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其四

陈与义 陈与义〔宋代〕

含章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含章殿下曾经衬得人容颜如春风的梅花,神奇地出现在画者笔下,简直巧夺天工。
画者画梅不追求颜色等外在形似,正如善于相马的九方皋,只求其神韵。

注释
含章:汉代长安宫殿名。
春风面:美丽的脸。
造化:创造,化育;也指天地,自然界。
秋兔毫:指笔。秋天的兔毛极细,称为秋毫,适于制笔。

创作背景

  这组水墨梅诗作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至宣和元年(1119)间,其时诗人在京任辟雍录。张规臣是诗人的表兄,颇有诗才,居京期间两人唱和甚多。张规臣为衡阳花光寺长老仲仁所画的墨梅题了诗,这组诗是陈与义的和作。此诗为其中第四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本社编·宋辽金诗鉴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 霍松林著·霍松林历代好诗诠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简析

  这首诗从赏画入手,着意赞美画师的精妙技法和艺术境界。诗中写画师画梅追求的是意境和神韵,而不求颜色完全相似,就和古时善于相马的九方皋一样,“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故能“遗貌取神”。全诗表达了对艺术创作中意境深远、技艺精湛、慧眼识珠的高度赞扬,体现出诗人非凡的审美意趣。

陈与义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696篇诗文 ► 14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放鹤亭记

苏轼 苏轼〔宋代〕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放鹤亭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四

范成大 范成大〔宋代〕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王安石 王安石〔宋代〕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