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己度人
金缨〔清代〕
事后而议人得失,吹毛索垢,不肯丝毫放宽,试思己当其局,未必能效彼万一。旁观而论人短长,抉隐摘微,不留些须余地,试思己受其毁,未必能安意顺承。《格言联璧》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事后议论别人的过错,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别人的差错,一丝一毫也不放过,试想一下,如果换成自己处在这个位置,恐怕做不到别人的万分之一。在一旁对别人说长道短,找出别人隐藏的缺陷,指责别人微小的错误,不留丝毫余地,试想一下,如果换成自己被他人诋毁,未必能够平心静气地承受。
注释
吹毛索垢: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别人的差错。
效:效法,模仿。
抉隐摘微:找出别人隐藏的缺陷,指责别人微小的错误。
简析
文章指出,人们在事后评价他人时往往吹毛求疵,不肯宽容;在旁观评价他人时则喜欢挑剔细节,不留余地。这种评价方式忽略了情境复杂性和个体差异,若将自身置于相同情境下,未必能做得更好;同时也提醒人们,当自己成为被评价的对象时,面对苛刻的指责,未必能坦然接受。此文揭示了事后议论他人与旁观评价他人的弊端,倡导在评价他人时应更加宽容和理解,避免以偏概全,妄下结论。
渡者之言
周容〔清代〕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洲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