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己度人
金缨〔清代〕
事后而议人得失,吹毛索垢,不肯丝毫放宽,试思己当其局,未必能效彼万一。旁观而论人短长,抉隐摘微,不留些须余地,试思己受其毁,未必能安意顺承。《格言联璧》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事后议论别人的过错,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别人的差错,一丝一毫也不放过,试想一下,如果换成自己处在这个位置,恐怕做不到别人的万分之一。在一旁对别人说长道短,找出别人隐藏的缺陷,指责别人微小的错误,不留丝毫余地,试想一下,如果换成自己被他人诋毁,未必能够平心静气地承受。
注释
吹毛索垢: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别人的差错。
效:效法,模仿。
抉隐摘微:找出别人隐藏的缺陷,指责别人微小的错误。
简析
文章指出,人们在事后评价他人时往往吹毛求疵,不肯宽容;在旁观评价他人时则喜欢挑剔细节,不留余地。这种评价方式忽略了情境复杂性和个体差异,若将自身置于相同情境下,未必能做得更好;同时也提醒人们,当自己成为被评价的对象时,面对苛刻的指责,未必能坦然接受。此文揭示了事后议论他人与旁观评价他人的弊端,倡导在评价他人时应更加宽容和理解,避免以偏概全,妄下结论。
夜游孤山记
邵长蘅〔清代〕
余至湖上,寓辋川四可楼已半月。辋川者,家学士兄戒庵别业也。楼面孤山,暑甚,未能往。七夕后五日,雨过微凉,环湖峰峦,皆空翠如新沐。望明月上东南最高峰,与波溶漾,湖碧天青,万象澄澈。余游兴跃然,偕学士,呼小艇,渡孤山麓。从一奚童,登放鹤亭,徘徊林处士墓下。已舍艇,取径沮洳间,至望湖亭。凭槛四眺,则湖圆如镜,两高、南屏诸峰,回合如大环。盖亭适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胜。亭废,今为龙王祠。西行过陆宣公祠,左右有居人数十家,灯火隐见林薄。
并湖行二里许,足小疲,坐泠桥石阑。学士指点语余曰:“宋贾似道后乐园废址,在今葛岭;又记称水竹院在西泠桥南,左挟孤山,右带苏堤,当即此地。”嗟乎!岚影湖光,今不异昔,而当时势焰之赫奕,妖冶歌舞亭榭之侈丽,今皆亡有,既已荡为寒烟矣!而举其姓名,三尺童子犹欲唾之。而林逋一布衣,垂六百余年,遗迹顾今尚存,何耶?相与慨叹久之。孤山来,经僧舍六七,梵呗寂然,惟凤林寺闻钟声寥寥也。作记以游之明日。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