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白鹿洞书院
黎贞〔明代〕
古贤去已远,千载无真儒。滔滔声利者,立教各以殊。
蜂虿异端起,颓风动堪舆。急功数睢鞅,乱德首翟朱。
炎刘贵黄老,典午尚清虚。正道既已屈,斯文那能舒。
所以蠹孽起,中原生虫蛆。五湖迭兴替,黄屋为穷庐。
干戈日流血,腥膻秽寰区。沙门虚无教,大兴南朝都。
唐相重其道,梁武舍其躯。遂使天下士,靡然从所趋。
炫烂蛊心目,薰陶入肌肤。惑世既已远,孰能究其馀。
韩公昌黎伯,不避斧钺诛。一鸣通其志,争恨羽翼孤。
更益炽其焰,胡能塞其涂。祇令学礼者,俯首空嗟吁。
堂堂炎宋兴,治化中古无。周程应时出,吾道其来苏。
示以四勿箴,启以太极图。至哉考亭老,博约谁能如。
大振濂洛学,上续洙泗徒。镛钟出东序,叩之震江湖。
润泽若时雨,甄陶似烘炉。王者惟有鉴,学者惟有谟。
坐令风俗改,骎骎追唐虞。出守南康军,乘风之舞雩。
于以安所适,于以卜所居。摩空五老下,峨然建庭除。
白鹿颜其扁,五车储其书。时趋物亦改,废兴与之俱。
颓垣卧云烟,敝础迷蓁芜。狐兔自出没,鹰鸦竞相呼。
我来重叹息,三顾仍踌躇。圣朝贵文教,重才别贤愚。
相将见此屋,突兀庐山隅。
黎贞
广东新会人,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元末从孙蕡学。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洪武初,署本县训导。坐事戍辽东。时孙蕡亦戍辽东,坐蓝玉党被杀,为敛葬之。历十八年,放还。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览》。► 306篇诗文
山花子·春愁
陈子龙〔明代〕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南词叙录注释·节选
徐渭〔明代〕
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故刘后村有“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唱蔡中郎”之句。或云:“宣和间已滥觞,甚盛行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其曲,则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不叶宫调,故士夫罕有留意者。元初,北方杂剧流入南徼,一时靡然向风,宋词遂绝,而南戏亦衰。顺帝朝,忽又亲南而疏北,作者蝟兴,语多鄙下,不若北之有名人题咏也。永嘉高经历明,避乱四明之栎社,惜伯喈之被谤,乃作《琵琶记》雪之,用清丽之词,一洗作者之陋,于是村坊小伎,进与古法部相参,卓乎不可及也。相传:则诚坐卧一小楼,三年而后成。其足按拍处,板皆为穿。尝夜坐自歌,二烛忽合而为一,交辉久之乃解。好事者以其妙感鬼神,为创瑞光楼旌之。我高皇帝即位,闻其名,使使征之,则诚佯狂不出,高皇不复强。亡何,卒。时有以《琵琶记》进呈者,高皇笑曰:“五经、四书,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既而曰:“惜哉,以宫锦而制鞋也!”由是日伶优人进演。寻患其不可入弦索,命教坊奉銮史计之。色长刘杲者,遂撰腔以献,南曲北曲可于筝、琶被之;然终柔缓散戾,不若北之铿锵入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