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啮盗髻
《陶朱新录》〔宋代〕
董熙载应友人延,至其家豪饮。自午及薄暮,已酩酊醉矣。友人留其宿,熙载曰:“毋庸,吾尚可乘马返家。”时月黑风骤,未几醉而堕马,僵仆道边,马缰持于手。忽有盗过,自喜曰:“天赞我也!”遂尽解其衣,又欲盗其马。方俯身执缰,马遽啮其髻,竭力挣扎而不得去。待熙载醉醒,尽复取所失物,马乃纵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董熙载接受友人的邀请,到他的家中畅饮美酒。他从中午一直喝到傍晚时分,已经喝得大醉。他的朋友想要留他住宿。董熙载说:“不需要,我还可以骑马回家。”当时夜黑风大,他不一会儿就因醉酒而从马上摔下来,直挺挺地趴在路边,缰绳还握在手里。突然有一个小偷路过,高兴地自言自语道:“老天爷帮助我啊!”他就把董熙载的衣服全部脱掉,又想要偷他的马。小偷正要弯下身拿缰绳,马一下子咬住小偷的发髻,小偷用尽力气也不能逃跑。等到董熙载酒醒后,把丢失的东西都拿回来,马才把小偷放了。
注释
延:邀请。
其:代词,(朋友)他的。
豪饮:大量饮酒。
及: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姜夔〔宋代〕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沉 同:沈)
初入淮河四绝句
杨万里〔宋代〕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
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波痕 一作:波浪)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