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叹白发

王维 王维〔唐代〕

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以前红润美好的容颜已经变成了牙齿松动脱落的老年模样,似乎是片刻间,儿童时的髫发就变成了银丝。
一生有多少伤心事啊,不向佛法中寻求解脱,又如何消解?

注释
宿昔:以往,以前。
朱颜:红润美好的容颜,这里指青春年少。
暮齿:指晚年。
垂髫(tiáo):指儿童或童年。髫:儿童垂下的头发。
空门:大乘佛法以观空为入门。《大智度论·释初品》:“空门者,生空、法空。”后来以“空门”代指佛寺或泛指佛法。

赏析

  《叹白发》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之手,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朱颜暮齿与白发垂髫的描绘,生动地写出了人生短暂和衰老的无奈。同时,诗中亦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种种伤心事以及寻求解脱的深切渴望。

  首句“宿昔朱颜成暮齿”,诗人巧妙地通过“宿昔”与“暮齿”的对比,形象描绘出人生的短暂与青春的迅速消逝。朱颜象征着青春的活力和美好,而暮齿则代表着衰老的到来,这种鲜明的对比,让人深感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无情流逝。

  次句“须臾白发变垂髫”,诗人再次以“须臾”与“白发垂髫”相呼应,进一步揭示了人生的衰老与无常。须臾意指极短的时间,而白发垂髫则生动地展示了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王维状元及第后不久就被贬谪去看仓库,虽然受到张九龄赏识,但是张九龄也因为李林甫等小人的挤兑而远离朝廷,晚年更逢安史之乱,宦海浮沉中,经历的“伤心事”多,而真正施展才华的机会不多。《新唐书》载,王维“丧妻不娶,孤居三十年”,王维在生活中比较孤单,三十多年都没有妻子的陪伴。王维选择心向佛门,以静坐参禅消解内心的苦闷。创作这首诗是为了倾诉愁情,这也是一种排解的方式。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晨·王维诗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

简析

  《叹白发》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以极致的对比手法,展现时间无情的力量;后两句笔锋一转,深入探讨人生的苦难与解脱之道。此诗抒发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惆怅,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佛门的皈依倾向。全诗语言流畅,对仗工整,篇幅虽短而富于变化,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心灵解脱的深切渴望。

王维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415篇诗文 ► 88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施咏

王维 王维〔唐代〕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