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风急雨密,池中荷叶上的水珠如碎裂的玉璧般四下飞溅。密集的雨点借着风势,斜斜打向紧闭的窗缝。风雨侵袭秋林,林间传出似怨似泣的呜咽。我望着雨幕中那座孤伶伶的小土山,山上草木已由碧转黄,不禁生出人生苦短的慨叹,眉头紧锁,愁绪暗生。凉风阵阵袭人,即便裹着头巾,寒意仍丝丝渗入。我想起要添件衣衫,可衣衫尚在,当年为我熬夜赶制它的人,如今却身在何方?人去楼空最是无味,如今只剩我孤身一人,屋内无人打理,常常沾满身灰尘,额角还会撞上蛛网。
我漂泊异乡,以羁旅为生。此刻即便步入园中,所见也只是残柳败花。这般凄凉秋景,与当年和苏姬在西园分别时的景象何其相似,更添几分伤感。西风渐烈,我
这首词以秋风秋雨的萧瑟秋景为脉络,既抒发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又深蕴对离去爱姬的思念之情,情与景相互生发、交融无间,语言清丽脱俗,上下阕过渡自然、浑然一体。
开篇三句虽为倒装,却精准勾勒出阴云密布、秋雨绵绵的景致:雨水洒落碧荷,水珠飞溅如泪珠涟涟,“抛”字生动再现雨打荷叶的动态,“壁”字则点出荷叶的鲜润色泽;斜风裹挟着雨点渗入窗隙,寒意直侵人心。紧承“雨”景,“林声怨秋色”一句将淅沥雨声与荷叶震颤之声相融,似怨似诉,更添凄清。随后笔锋由景及人,词人凝望屏风中连绵的小山,念及爱姬,愁绪油然而生,眉头紧锁。“碧”字呼应前文“秋色”,“愁”字承接“怨”意,直接奠定了全词的悲情基
吴文英与苏姬情爱最笃,但吴文英卸幕离职,迁居杭州以后,苏姬便离开了他。他写下了许多忆念苏姬之作。这是他再至苏州因风雨愁人而忆姬时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