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箫·膝上琴横
关汉卿〔元代〕
膝上琴横,哀愁动离情;指下风生,潇洒弄清声。锁窗前月色明,雕阑外夜气清。指法轻,助起骚人兴。听,正漏断人初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古琴横放在膝上,哀转凄清的琴声牵动起人的离情。指法迅疾如风,潇洒地拨弄出淡雅之声。镂花的窗前明月当空,雕花的栏干外夜色凄清。手指轻动,引起诗人的雅兴。你听,漏声已断,正是夜深人静。
注释
风生:即生风,这里形容抚琴指法之快。
锁窗:即琐窗,窗棂记得的是连锁图案的窗,与下句“雕阑”对。
漏断:即尽,指夜已深。漏,即漏壶,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一种仪器。
参考资料:完善
1、
《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60页
简析
《碧玉箫·膝上琴横》是一首写离别的小令,是为表现离情而作。此曲表现出弹琴人感情世界的丰富、深沉,外在景物的清朗、静谧,暗示着他内心世界的真挚与美好,而曲子内容的离愁别绪又使得弹琴者本人及整个外在世界点染上些许哀愁,而这一切,令人同弹琴者一起进入一个景、情、人与音乐交融在一起的神游世界。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7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91篇诗文 ► 152条名句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