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晏殊〔宋代〕
百子池深涨绿苔,九光灯迥绿浮埃。
天孙实驾何年驻,阿母飚轮此夜来。
空外粉筵和露湿,静中珠幌彻明开。
秋河不断长相望,岂独人间事可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百子池的深处早已爬满青绿的苔痕,九光灯影遥远,映得浮尘都泛着青绿色。
织女的车驾究竟哪一年曾在此停驻?西王母的风轮车正趁着今夜飞驰而至。
高空中的粉饰筵席被夜露沾湿,寂静里珍珠帘幕完全明亮地敞开。
银河的星光绵延不绝,仿佛永远在相互凝望,难道只有人间才有值得哀伤的事吗?
注释
浮埃: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尘土。
天孙:指传说中巧于织造的仙女。
珠幌:珠帘。
秋河:即银河。
简析
《七夕》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勾勒出深苔覆水、浮埃泛绿的幽寂之景;颔联在虚实交织中打破寂静,注入神话的缥缈感;颈联 以细腻笔触描绘仙界宴饮场景,凸显寂寥氛围;尾联 以银河相望的意象,将 “人间事可哀” 的感慨拓展至天地共有的怅惘,借神仙传说的哀婉反照人间悲欢。这首诗借神话意象营造出空灵哀婉的意境,语言凝练而意蕴深长,于虚实之间尽显浩渺的深沉叹惋。
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的词作,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冯煦《蒿庵论词》称之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8-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385篇诗文 ► 316条名句
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宋代〕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沁园春·梦孚若
刘克庄〔宋代〕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画鼓 一作:鼻息)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苏轼〔宋代〕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