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香温席
佚名〔两汉〕
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则扇父母之帷帐,令枕席清凉,蚊蚋远避,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汉朝时有个叫黄香,是江夏人。年龄正好九岁,就已经懂得侍奉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热的夏季来临,黄香就用扇子给父母的帐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黄香双亲的帐子,让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使父母的被子变得暖和,好让父母睡起来时觉得温暖。因此,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注释
昔:往昔。
江夏:古地名,在今湖北境内。
方:正好。
事:侍奉。
则:就。
扇(shàn):扇风。
帷帐:帐子。
令:使,让。
简析
此文通过黄香的事迹,展现了孝顺父母的美德和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黄香侍奉父母亲的故事反映出一个孩子细致、纯真的孝心,是一个孩子从内心深处发自内心自然萌发、激发出来的孝,又是出于天性的、并尽自己的能力所能做到的孝行,激励着人们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关心他们。
诸葛亮论赏罚
诸葛亮〔两汉〕
赏罚之政,谓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故赏不可以虚施,罚不可以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
仓颉造字
《说文解字序》〔两汉〕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