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神子·喜雨上麓翁

吴文英 吴文英〔宋代〕

一声玉磬下星坛。步虚阑。露华老。平晓阿香,油壁碾青鸾。应是老鳞眠不得,云炮落,雨瓢翻。
身闲犹耿寸心丹。炷炉烟。暗祈年。随处蛙声,鼓吹稻花田。秋水一池莲叶晚,吟喜雨,拍阑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祈祷完了,道士敲响玉磬走下祭坛。道教施法所用的音乐即将进入尾声。此时露水湿润,上天有了雨意。破晓时分神女阿香已推起油壁车隆隆地碾过了天空。老龙王亦难安眠,云间炮响如雷落,雨点倾盆似瓢翻。
虽然自己无官身闲,但仍怀赤诚丹心。香炉青烟袅袅,暗中祈祷五谷丰登。此时下雨蛙鸣,好像在稻花田里歌唱丰收。虽然而今灌得有一池的秋水,但由于先前的缺水,使荷叶似乎过早地枯老了。虽然晚了一点,但总是“一池秋水”,则虽老亦不晚。我看着喜雨高兴得拍着阑干而吟唱了起来。

注释
江神子: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城子”“水晶帘”。兴起于晚唐,来源于唐著词曲调,由文人韦庄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吴文英与权贵达官交游中,关系密切的有史宅之。梦窗与史结识于苏州,为入吴潜幕之前。杨铁夫在《笺释》中说:“然越年云麓即去世,知梦窗与云麓往还酬唱者,乃在其未变节之前。云麓自属晚节不终,亦不足为梦窗病。”梦窗酬史宅之的词,有十一首之多,此作于史宅之知平江期间,为写给史宅之表达自己的喜雨之情。

参考资料:完善

1、 钱鸿瑛.《梦窗词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第39页

赏析

  此词以“喜雨上麓翁”为题,借祈雨场景含蓄传递为官为民的赤诚之心。开篇两韵聚焦雨前气象:道士击磬步下星坛,玉磬清音划破夜空,“寒”字暗点夏秋之交的时令特征。及至破晓时分,神话意象渐次铺展——神女阿香推雷车碾过长空,油壁车辙与青鸾幻影交织,“碾”字既显雷神赴命之急,又摹雷车轰鸣之势。老龙亦被惊醒,云间惊雷如炮轰鸣,倾盆大雨似瓢泼洒,这场天地交响通过道教神话的浪漫演绎,将祈雨的庄严仪式转化为奇幻瑰丽的艺术图景。值得注意的是,词人对时间流转的细腻捕捉:从阿香推车破晓到老龙布雨正午,这般精准的时空感知,恰映照出词人彻夜难眠的焦灼期待,以客观叙事暗藏主观情愫,更显含蓄深婉。

  下阕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江神子·喜雨上麓翁》是宋代词人吴文英所作的一首酬赠词。首三句谓祈雨事。玉磐声罄,诵经声歇,夜露清寒;“平晓”二句谓拂晓雷声作;“应是”三句言雨作;过片三句表明自己虽身闲而心不闲,心系黎民;“随处”二句谓雨后稻田蛙声喜人;“秋水”一句写雨景雨声:雨涨莲池,莲叶听雨。“拍阑干”喜不自禁;“吟喜雨”此词题“喜雨”,谓吟此词。上片用浪漫主义手法,增强了词的神异色彩;下片多用赋笔、暗用典故以抒发情感。全词细致地描写了雨前和雨时的情景,饱含着词人忧国忧民,对下层人民疾苦的关怀与同情。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376篇诗文 ► 1563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 一作:溪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晏几道/晁补之〔宋代〕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空满 一作:空满眼;眼中 一作:就中)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谁劝 一作:谁共劝)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候蛩凄断

张炎 张炎〔宋代〕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