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祈祷完了,道士敲响玉磬走下祭坛。道教施法所用的音乐即将进入尾声。此时露水湿润,上天有了雨意。破晓时分神女阿香已推起油壁车隆隆地碾过了天空。老龙王亦难安眠,云间炮响如雷落,雨点倾盆似瓢翻。
虽然自己无官身闲,但仍怀赤诚丹心。香炉青烟袅袅,暗中祈祷五谷丰登。此时下雨蛙鸣,好像在稻花田里歌唱丰收。虽然而今灌得有一池的秋水,但由于先前的缺水,使荷叶似乎过早地枯老了。虽然晚了一点,但总是“一池秋水”,则虽老亦不晚。我看着喜雨高兴得拍着阑干而吟唱了起来。
注释
江神子: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城子”“水晶帘”。兴起于晚唐,来源于唐著词曲调,由文人韦庄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吴文英与权贵达官交游中,关系密切的有史宅之。梦窗与史结识于苏州,为入吴潜幕之前。杨铁夫在《笺释》中说:“然越年云麓即去世,知梦窗与云麓往还酬唱者,乃在其未变节之前。云麓自属晚节不终,亦不足为梦窗病。”梦窗酬史宅之的词,有十一首之多,此作于史宅之知平江期间,为写给史宅之表达自己的喜雨之情。
参考资料:完善
此词以“喜雨上麓翁”为题,借祈雨场景含蓄传递为官为民的赤诚之心。开篇两韵聚焦雨前气象:道士击磬步下星坛,玉磬清音划破夜空,“寒”字暗点夏秋之交的时令特征。及至破晓时分,神话意象渐次铺展——神女阿香推雷车碾过长空,油壁车辙与青鸾幻影交织,“碾”字既显雷神赴命之急,又摹雷车轰鸣之势。老龙亦被惊醒,云间惊雷如炮轰鸣,倾盆大雨似瓢泼洒,这场天地交响通过道教神话的浪漫演绎,将祈雨的庄严仪式转化为奇幻瑰丽的艺术图景。值得注意的是,词人对时间流转的细腻捕捉:从阿香推车破晓到老龙布雨正午,这般精准的时空感知,恰映照出词人彻夜难眠的焦灼期待,以客观叙事暗藏主观情愫,更显含蓄深婉。
下阕
《江神子·喜雨上麓翁》是宋代词人吴文英所作的一首酬赠词。首三句谓祈雨事。玉磐声罄,诵经声歇,夜露清寒;“平晓”二句谓拂晓雷声作;“应是”三句言雨作;过片三句表明自己虽身闲而心不闲,心系黎民;“随处”二句谓雨后稻田蛙声喜人;“秋水”一句写雨景雨声:雨涨莲池,莲叶听雨。“拍阑干”喜不自禁;“吟喜雨”此词题“喜雨”,谓吟此词。上片用浪漫主义手法,增强了词的神异色彩;下片多用赋笔、暗用典故以抒发情感。全词细致地描写了雨前和雨时的情景,饱含着词人忧国忧民,对下层人民疾苦的关怀与同情。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