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绿阴帘外梧桐影
纳兰性德〔清代〕
绿阴帘外梧桐影,玉虎牵金井。怕听啼鴂出帘迟,恰到年年今日两相思。
凄凉满地红心草,此恨谁知道。待将幽忆寄新词,分付芭蕉风定月斜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窗外绿荫如盖,梧桐树影婆娑,用于汲水的辘轳,紧紧地缠绕在深井之上。害怕听到杜鹃鸟的哀啼,所以很晚才走出屋子,每年的今天,都是我们彼此相思的时候。
满地的红泪般的红心草,带着无尽的凄凉,你我天人永隔,这样的遗憾有谁能真正懂得?待我把对幽幽往事的回忆寄存于诗行中,在云破月来的时候,将思念托付给芭蕉。
注释
虞美人:著名词牌之一,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玉虎:井上的辘轳。
金井,井栏上有雕饰之井,多指宫廷园林之井。
啼鴂(jué):杜鹃鸟啼鸣
创作背景
这首词像是悼念亡妻的,又像是怀念某意中人的。赵秀亭等以所用典故“红心草”,推测为悼亡之作(《饮水词笺校》)。张草纫以句中“两相思”、“寄新词”之语,认定为离别的恋人而作(《纳兰词笺注》)。张秉戌则以为在两者之间(《纳兰词笺注》)。但既然是年年今日才两相思,为特定的日子所作,或当属悼亡。金蟾啮锁,玉虎牵丝,与之相随的是相思成灰。梧桐青霜,难免令人想起旧楼新垄两依依,自然凄凉满地。作期应当不早于康熙十八年(1679)。
参考资料:完善
1、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第23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270页
简析
词的上片写景,说到“年年今日两相思”,所以宁愿幽居独处、不忍步出帘外,以杜鹃啼鸣之声托出此愁正是阴阳两隔的相思之愁,十分传神;下片说到相思不绝,遗恨绵长。这首词写得极空美,极凄惋,细致勾勒出一名多情女子的形象,表达了一种幽怨的相思之情,令人肝肠寸断。
赏析
上阕写景。首二句写词人隔着帘子看到窗外梧桐树影以及树旁的金井,点出环境和时令,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怕听啼鹅出帘迟,恰到年年今日两相思”两句,破空而来, “怕”字点染出词人愁情,以杜鹃啼鸣之声托出此愁正是阴阳两隔的相思之愁,十分传神。
下阕,词人忍着内心的伤悲从帘下走出,看满地的红心草,仿佛草都带着凄凉的情绪,诉说着这份离恨深情。结尾两句,词人将满心的相思写成新词,寄托月影下风吹去的芭蕉叶,将这份深情告诉已逝的爱妻,真是爱悠悠、情意深,令人肝肠寸断。
这首词是一首表达怀念之情的小词,全词细致描写了一名多情女子的形象,表达出一种幽怨的相思之情。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356篇诗文 ► 1283条名句
沁园春·恨
郑燮〔清代〕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癫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夜合花
纳兰性德〔清代〕
阶前双夜合,枝叶敷花荣。
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
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生。
对此能销忿,旋移迎小楹。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