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站在高耸的城墙和高楼上,遥望远方,满江都是秋天的景象。人就像秋季向南方飞去的大雁和春季按时飞回堂前的燕子,历经无数次的离合。那些曾经深情款款的誓言,难以忘却,又一次凄凉地远走他乡。耳畔的青丝还有多少未曾染白,能不能织成一片浓郁的相思情意。
庭院里面的杨柳,巷子东西方向的秋千,承载了无数的往事,却都随风飘散,成为了过往云烟。如今,那人已不知身在何方,即使在梦中也难以寻觅。炉中的余香尚存,烟气缭绕;华丽的锦被已铺就,但内心却如秋风扫落叶般凄凉,恐怕难以入眠。而此时此刻,偏偏秋雨绵绵,孤灯之下,只有不断的泪珠陪伴。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
陆游于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五月除左通直郎通判镇江府,第二年作者离开镇江,饯行于镇江府西之浮玉亭写下这首词。这首词从离别相思的内容和华美艳丽的语言看,作者很像是写给一个女子,但也无法确定。因为比兴寄托、词藻华艳以及“女性化”等等,作为艺术手法,正是词的写作传统,不能据以论定的。总之,留别的对象无从确考。
参考资料:完善
“危堞”指登城,“朱栏”指登楼。在镇江登高览景,所见只有满江的秋色——秋水、秋云、秋树、秋花统统包括在内。人正像是秋去的征鸿、春来的社燕,已是几度轻别了。“轻别”是说离别的轻易与频繁。这六句化用宋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和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主要写了作者自身的情况,多次和故人离别。当日之缱绻难以忘怀,如今,虽已身在客中却还要他乡作客,令人倍感凄凉愁苦。且看鬓边,没有多少如丝的门发,也不能织得成一片愁绪。“问鬓边、都有几多丝,真堪织”化用唐贾岛《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10237篇诗文 ► 1139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