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涤山

叶绍翁 叶绍翁〔宋代〕

倦身只欲卧林丘,羽客知心解款留。
泉溜涓涓中夜雨,天风凛凛四时秋。
虎岩月澹迷仙路,龙洞云深透别州。
九锁青山元不锁,碧桃开后更来游。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疲惫的身体只想卧倒在山林之中,道士朋友深知我心意,热情款留我。
山泉水流涓涓不息,就像中夜的细雨;天空的风势凛凛,仿佛四季都是秋天。
月光下,虎形的岩石显得淡雅,似乎隐藏着通往仙境的道路;龙洞里的云雾深邃,像通向另一个州郡。
九锁山虽然名为锁,但实际上并不锁闭,碧桃花开之后,我还会再来游玩。

注释
倦身:疲惫的身体。
羽客:指道士,因道士多求仙,故以羽化升仙为喻。
涓涓:水流细缓的样子。
凛凛:形容风势寒冷。
九锁青山:指九锁山,九锁是山的名字,形容山势险峻,仿佛有九道锁链锁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身心疲惫的旅人,在道士朋友的热情款待下,于山林间找到宁静与慰藉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林的清新、泉水的涓涓、天风的凛凛以及月下的虎岩、云深的龙洞描绘得如诗如画。其中,“九锁青山元不锁”一句,既是对山势险峻的生动描绘,又寓意着自然之美并不因名字而受限,反而更加开放与包容。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又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与理解的珍视。这也启示我们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要学会寻找心灵的宁静,珍惜与他人的真挚情感,以及善于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简析

  《大涤山》是一首七言古诗。此诗首联以疲惫的身心为起点,表达了诗人对林丘的向往和与道士朋友的情谊;颔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山林的景色;颈联以想象来映衬出山林的神秘和深远,亦展现了诗人对山林深处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好奇;尾联流露出对山林的热爱和期待,也揭示了诗人与山林之间的不解之缘。全诗语言素净,虚实相生,诗人在山林中寻到心灵的寄托和安慰,也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能。

叶绍翁

叶绍翁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54篇诗文 ► 2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湘春夜月·近清明

黄孝迈 黄孝迈〔宋代〕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照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