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马诗二十三首·其九

李贺 李贺〔唐代〕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养龙能手飂叔逝去匆匆不复返,如今已经没有人培养重用英贤。
寒夜里的霜雪把马棚压得坍塌,西风中骏马的脊骨已经被折断。

注释
去:一作“死”。
飂叔(liù shū):相传是飂国国君飂叔安的后代,名董父,善于养龙。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豢:饲养。
龙:指骏马。
栈:马棚。

参考资料:完善

1、 胡忆肖.中国古代诗词名篇评析.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166
2、 徐传武.李贺诗集译注.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113-139
3、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71-83
4、 闵泽平.李贺全集.武汉:崇文书局,2015:296-318

简析

  《马诗二十三首·其九》是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以“飂叔”这一或虚构、或富含典故的人物形象,引出一种往昔与现今的对比与变迁;后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将情感与哲理进一步深化。这首诗化用飂叔豢龙的典故,斥责当时统治者摒弃、残害贤才,表现了诗人的愤慨不平和对英才埋没的痛惜心情。

创作背景

  这组诗历来被认为非一时一地之作。吴企明《李贺集》则认为作于元和九年(814),时逢马年,诗人感慨万千,一气呵成创作了这组诗,此诗为其中第九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闵泽平·李贺全集·武汉:崇文书局,2015
2、 霍松林·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因长期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而身体抱恙。元和十一年(816年),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一说二十四岁)。► 253篇诗文 ► 66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放言五首·其一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从军行七首

王昌龄 王昌龄〔唐代〕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独坐 一作:独上)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草

唐彦谦 唐彦谦〔唐代〕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