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筝
康海〔明代〕
宝靥西邻女,鸣筝傍玉台。
秋风孤鹤唳,落日百泉洄。
座客皆惊引,行云欲下来。
不知弦上曲,清切为谁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美丽动人的西邻女,依靠玉台旁弹奏古筝。
习习的秋风中天上白鹤长鸣,落日的余晖中地下的水流回旋。
座客们引颈谛听,天上的行云也要下来看个究竟。
不知道弦上所弹出的曲子,到底是在为谁凄切哀伤。
注释
宝靥:花钿。古代妇女首饰。
唳:鸣叫。
洄:水流回旋。
简析
《闻筝》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以精致的场景开篇,点明人物与环境;颔联运用自然景象进行巧妙的象征与烘托,秋风中孤鹤的哀鸣和落日余晖下回旋的泉水,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感,又暗含曲调的凄凉与深远;颈联通过听众的反应进一步强调筝声的魅力;尾联以问句作结,说筝声如此清切哀婉,却不知是为谁而奏,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巧妙的象征,展现出音乐之美及其背后的深沉情感,使人如闻筝声动人。
康海
康海(1475--1540)中国明代文学家。字德涵,号对山、沜东渔父,陕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名列瑾党而免官。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 192篇诗文 ► 9条名句
杂诗
丰坊〔明代〕
孤松挺穹壁,下临万里波。
激湍啮其根,惊飚撼其柯。
纷纷穴赤蚁,袅袅缠青萝。
群攻未云已,生意当如何。
严霜一夕坠,高标复嵯峨。
君子固穷节,感慨成悲歌。
何岳两次还金
《金陵琐事》〔明代〕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