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曹将军

安如山 安如山〔宋代〕

将军精悍姿,齿齿碎铁石。
在昔童稚中,但闻饱经术。
纵横骋柔翰,丹雘间金碧。
有司塞明诏,敝邑屈词伯。
芹香春水生,冠玉侍重席。
脱略章句陋,搜抉穷理窟。
未及文化成,其如王土窄。
丈夫报主原,岂必蒙清秩。
苍然请去位,满面秋栗烈。
纠合熊虎群,旌旆扬广陌。
正当摩厉閒,一鼓拔勍敌,
屯兵沔水源,千里斧截截。
浩荡排烟旻,西极安屼嵲。
奈何国无人,腐儒秉旄钺。
赏予入私门,金汤授盗贼。
公时奋臂争,反遭献玉刖。
三军视马首,痛哭下天壁。
功成坐龃龉,愤怒须插戟。
中宵拔剑起,肃肃整劲翮。
吐气风云生,搴旗陷坚列。
贯穿死生地,蹀血天地黑。
势虽众寡悬,形未雌雄决。
路穷断首尾,众尽乃手格。
岂知龙虎逝,黯淡山川色。
百万尚震惊,呜呼死诸葛。
长城但自坏,千里痛稠结。
肉食无远谋,野史有直笔。
酒酣歌节士,皛皛霜日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将军有着精干勇猛的模样,意志坚定得像能咬碎铁石。
回想他小时候,就已听说精通儒家经书。
他挥毫写作时文采纵横,笔下文字如红彩配金碧般华美。
可官府官员阻拦了朝廷的明诏,让这位文坛高手只能在小地方委屈任职。
春日里泮水泛着芹香,他仪表堂堂地坐在重要教席上授课。
他摆脱了只抠字句的浅薄教法,深入探究学问的深奥道理。
还没等文教成效显现,国家的国土被敌军侵占,却已变得狭窄。
大丈夫报效君主,难道一定要靠清贵的官职?
他神情庄重地请求辞去教职,脸上带着如秋日般凛冽的坚定。
他集结起像熊虎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安如山此诗篇幅虽不算长,却能在二百八十字间完整概括主人公曹友闻的一生,且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既完整又丰满,这在宋代叙事诗中实属罕见。

  诗歌首段自开篇至“搜抉穷理窟”,聚焦曹友闻与元军交战前的生平。此段结构设计颇为精巧:从时间与经历维度看,以六句为一层,前一层叙其步入仕途前的经历,后一层写其从政后的生活;换个视角审视,则前两句专绘曹将军的武将英姿,余下十句详述其学识与文才,形成两个独立整体。若从后一种结构解读,第七、八句中的“塞”“屈”二字尤显关键——国难当前,曹将军本可成为领兵杀敌的良将,却只能任教导诸生、掌管考试的教授。这二字既暗含对其文章经术的赞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首诗以凝练笔墨完整勾勒曹友闻一生,既绘其“精悍姿”的武将风采与饱学之才,也述其请战报国、沙场破敌的战功,更痛写大安之战殉国的壮烈。情感沉郁饱满,从才不得用的惋惜到殉国的沉痛层层递进,结尾以议论抒怀并稍缓沉郁,既显人物忠义,又暗讽时局,形象丰满且感染力强,尽显宋代叙事诗的凝练与深情。

安如山

安如山

安如山,字汝止,广汉(今属四川)人。善击剑,左右射,读经史百氏之书。理宗端平元年(1234)安抚曹友闻辟为掌书记,不起。后友闻战死三泉,独往收其骨,葬于其先人之侧。乃东下,老于会稽。事见《谷音》卷上。► 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湖南部曲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
观书到老眼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残

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

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最长。
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武夷山中

谢枋得 谢枋得〔宋代〕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