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洛容兄递中报二十韵
董纪〔明代〕
向来出门别,谁作万里看。及闻发名去,不得送征鞍。
高堂有白发,遽违菽水欢。本心岂急仕,君路敢盘桓。
六月冒炎瘴,所忧行路难。妻孥每话及,我泪常不乾。
新年附书至,到县幸平安。既得消息佳,在远心亦宽。
侍仪重报喜,道听传弗端。移赣固就近,讹言竟空欢。
递音始真的,果调洛容官。骨肉不在眼,视仆犹肺肝。
更失此力助,无乃形影单。虽云有民社,土俗嫌凋残。
隃知退食处,对案时长叹。吟腰带围缩,短发那胜冠。
几回欲飞往,恨身无羽翰。云山隔长望,万叠青巑岏。
征衣未遑寄,又见秋风寒。冀能自爱重,努力当加餐。
董纪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468篇诗文
陶庵记
归有光〔明代〕
余少好读司马子长书,见其感慨激烈、愤郁不平之气,勃勃不能自抑。以为君子之处世,轻重之衡,常在于我,决不当以一时之所遭,而身与之迁徙上下。设不幸而处其穷,则所以平其心志、怡其性情者,亦必有其道。何至如闾巷小夫,一不快志,悲怨憔悴之意动于眉眦之间哉?盖孔子亟美颜渊,而责子路之愠见,古之难其人久矣。
已而观陶子之集,则其平淡冲和,潇洒脱落,悠然势分之外,非独不困于穷,而直以穷为娱。百世之下,讽咏其词,融融然尘查俗垢与之俱化。信乎古之善处穷者也。推陶子之道,可以进于孔氏之门。而世之论者,徒以元熙易代之间,谓为大节,而不究其安命乐天之实。夫穷苦迫于外,饥寒憯于肤,而性情不挠,则于晋、宋间,真如蚍蜉聚散耳。昔虞伯生慕陶,而并诸邵子之间。予不敢望于邵而独喜陶也,予又今之穷者,扁其室曰陶庵云。
客中除夕
袁凯〔明代〕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唐叔良溪居
张羽〔明代〕
高斋每到思无穷,门巷玲珑野望通。
片雨隔村犹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风。
药囊诗卷闲行后,香灺灯光静坐中。
为问只今江海上,如君无事几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