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女弹筝歌
顾况〔唐代〕
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
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三声白猿臂拓颊。
郑女出参丈人时,落花惹断游空丝。
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郑家女儿八岁通琴艺,筝声初起如春风拂落九天仙音。
一曲哀伤楚音起,泪水挂满睫毛旁。接着曲调激越只见红鲤掀浪露背鳍;再奏佳篇述惊险,白猿张臂欲攀缘。
当郑女拜见长辈时,飘零的花瓣牵动了思绪。
高阁未掩筝音穿云裂帛,直教百舌黄莺羞闭歌喉。
注释
雍门泪:战国琴师雍门子周通过琴艺预言孟尝君封地薛邑的未来衰败景象,使其悲泣不已。该典故以琴音触发对盛衰无常的感悟为核心意象,成为后世诗文表达悲怆情感的典型典故。
鬐鬣:指兽畜的鬃毛,又可延伸指代鱼、龙的脊鳍。
简析
《郑女弹筝歌》是唐代诗人顾况创作的乐人诗,全诗以郑女弹筝为主线,描绘其自幼学艺(“郑女八岁能弹筝”) ,并通过“春风吹落天上声” 等意象展现筝声的美妙。诗中运用“雍门泪”典故、赤鲤露鬐鬣、白猿臂拓颊等生动比喻,突出郑女技艺高超。该诗被视为中唐乐人诗的代表作,淡化容貌描写,注重技艺及生活展现。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235篇诗文 ► 72条名句
潼关吏
杜甫〔唐代〕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月下独酌·其二
李白〔唐代〕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无题四首
李商隐〔唐代〕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
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
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
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