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卷五·户政·商务五第六十

  国家欲振兴商务,必先通格致、精制造;欲本国有通格致、精制造之人,必先设立机器、技艺、格致书院,以育人材。并由商务大臣酌定税则,恤商惠工,奏请朝廷颁示天下,悉如前篇所论。如有新出奇器,准给独造执照,及仿西法颁定各商公司章程,俾臣民有所遵守,务使官不能剥商,而商总、商董亦不能假公济私,奸商、墨吏均不敢任性妄为,庶商务可以振兴也。

  查我国与泰西各国通商在日本之先,而商务、制造瞠乎其后者,皆因无机器、格致院讲求制造诸学,无商务通例恤商惠工,是以制造不如外洋之精,价值不如外洋之廉,遂致土货出口不敌洋货之多,漏卮愈甚。当道虽时欲整顿商务,挽回利权,究竟未知扼要所在,数年来工商生计愈见其绌。若再不悉心考究,徒效皮毛,仍如隔靴搔庠,有名无实,或言不顾行,势必至国困民穷,不堪设想矣!故书中反复详论广开学校及设技艺、机器、格致书院,撤厘订税、恤商惠工诸政,为当今致富之急务,非此不足补救万一也。

  尝阅西书(英国每岁集刊《列国政治》一书出售,西名《士得士文也卜》​,凡各国之政治、兵船、铁路、火器新旧多寡,国用土产等项,无不备载)​,论商务之源,以制造为急;而制造之法,以机器为先。中国自设立制造局,风气一开,凡一切枪炮、轮船、军火均能自造。惟物料仍需购之外洋,且剿袭西法,而不能尽得其秘,所以仍不能夺其利权。至民间近亦讲求机器,成衣用机器也,造纸用机器也,印书用机器也,磨面用机器也,碓米用机器也。然尚不过试行,而未能推广。今则缫丝机器规模宏大,出货甚多;而纺纱、织布之机器,则更利市三倍,推广愈甚。此商务之转机也。然各种机器仍须购自外洋,不特民间购取之不便;而洋人明知华人不能自造,往往格外居奇,要求善价,且多有以用过之旧物售之中国,而中国暗受其欺。且置一机器不知其所以然,而但知其所当然,偶一损坏,仍须倩洋人修理。设洋人不肯修理,则有机器如无机器同,其有不受制于外人者乎?

  人但知购办机器,可得机器之用;不知能自造机器,则始得机器无穷之妙用也。宜设专厂制造机器,择现在已经用过之各机器,先行仿造;然后向外洋置备各种未经购用之机器,一一仿造。虽不能自出心裁,远驾西人而上,而果能步其后尘,纵不能得外洋之利,则中国之利自不至外溢矣!各种机器自能制造,则各种货物亦自能制造。所造之物既便自用,且可外售于人,不致全以利权授外洋矣。外洋进口之货,皆人力之所为;而中国入口之货,多天生原质,以此相较,孰优孰绌,不待智者而知之。

  且中国地居温带之中,所出之物悉较外洋为优,无如中国优于天工,而绌于人力。中国以为无用之物,如鸡毛、羊毛、驼毛之类,洋人购之造之,人巧夺天,竟成美货。在华人以为洋人购此无用之物,可以得利;而不知洋人成货之后,售与华人,其什百千万之利,仍取偿于中国也。将来日本在内地通商,势必广制机器,华人所不知为而不能为,所欲为而未及为者,恐日人先我而为之。则外洋之利权既为欧西所夺,而内地之利权又将为日本所夺矣!现在风气之速,甚于迅雷,若不急思筹办,则日本创之,各国效之,华商必至坐困,无利可图,可不惧哉!

  况丝、茶为出口货之大宗,年来养蚕、制茶之法,均不如外国,其利亦渐为所夺,出口日减矣。尝考外国制茶新法,皆用机器以代人工,力匀而工省,制精而易成,无天雨不晴之虑,一切巧妙之处,日人已著书详言之矣。蚕丝较茶出款尤巨,法人郎都近创育蚕会,用显微镜测视,凡蚕身有黑点者,谓之病蚕,即去之,讲求日精,故所养之蚕,较中国出丝恒多三倍。虽然中国向有治病蚕之法,惜未考求尽善,常为病蚕所累,出丝不多。洋关税务司康必达著书详论其事,并遣人赴法国学习,利导可谓甚勤。奈华人积习未除,风气未开,尚罕信者。

  考泰西各国最尚格致之学,有一事必设一会,集天下之深知此事本原功用之人,不厌繁琐,一一考究详察,以尽其利。譬如种田则必究其未种之先,何等种籽宜于何土,燥湿何宜;既种之后,必究其何以长茂,何以蕃实,必使业此者毫无遣利而后止。今访求养蚕各节,即此意也。泰西于蚕桑一事,亦设有会,托各国各就所产情形,专心考究。此会设有年所,其于蚕之一物如何生长,宜食何叶,何以肥壮;何以有病,如何医治;何以必到其时不食而眠,每次眠时是何形状;何以必到其时乃上山结茧,其茧是何色样,何以茧有大小;何以必到其时乃出蛾,其蛾是何色样,有无疾病;何以必到其时蚕乃发生,又何以一年内再生至五六生(即二蚕、三蚕至五六蚕)​,如何使其不再生,而留其子,使次年始生;所吐之丝何以有粗细韧脆,何以光洁,何以暗滞;何者为得天气之宜、地土之宜,究应如何蓄养,始无遗憾;所种之桑何桑,宜何地土,何以茂密,何以虫生,如何去虫,何叶宜何蚕;又有各种野蚕,各种半家半野之蚕,何以为野,何以为半家半野,何蚕产何处,何蚕生何树、食何叶,何种可取回畜养,何种不宜取归,其蚕及蚕茧、蚕蛾、蚕子如何收取,如何功用。会中历年讲究,早得窍奥,不存私见,坦白大公,随时荟萃出书,布散各国,使人增长学问,有所仿效,俾无遗憾。但格致之学精益求精,无有止境,故是会仍就各国访求,不厌繁,不惜费,因蚕桑有关国计民生,亦皆各国公款所出,诚重其事也。

  中国蚕桑之法,讲求者原不乏人,特忽略者众,只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仍用旧法畜养,衰旺委之气运,年产不能递增,端在讲求不得其道耳。至各种野蚕,则更无人过问,任其自生自灭,实亦大有利用。今欲华人能知取益防患之法,必得会中新出之书考究仿效,所裨诚非浅鲜。欲振兴商务者宜知之。

  附译 英驻沪总领事哲美森辑《英国颁行公司定例》

  公司分为二等:一曰有限公司,一曰无限公司。所谓有限公司者,凡执有股份票之人,遇公司当亏欠累累之际,除每股预定额付若干外,便可脱然无累,此非寻常贸易比也。英例:凡作寻常贸易者,若系与人朋开,即属公司之流亚。惟不幸而至于亏欠,资本荡尽之不足,债主仍可向各股东催索,直俟一无蒂欠而后已。故假如有甲、乙、丙三人各出资本,三份平分股开一行店,迨折阅而罄其所有,尚不敷还债之数,其时甲、乙二人家产业已尽绝,无可着追,丙则尚有余资,别图生计。各债主可核明尾找索丙独力清偿,丙亦无可推诿,照帐均应核付。此所谓无限公司也。其创立大公司者,虽不能相提并论,然向亦有无限之一种。近来则大半皆有限公司矣。后开之定例,系为有限公司而设,撮其大要,厥有四端:一曰创立公司暨禀官注册之例,二曰科收股票资本暨与股人名分之例,三曰总理公司事务之例,四曰公司歇业之例。所有节目并胪于后。

  一曰创立公国暨禀官注册也。查公司当创议开办之始,签名于合同者,极少须有七人。其合同内必注明公司名目,暨开办公司之缘起,又必预估资本,共需若干万,分为若干股,每股共值若干两,且必每股限定若干数,以杜歇业时之争论。其议立合同之人,仍须各认若干股。合同既定,而后又须立公司章程一册,所报明者共有九事:股分票作何填给,一也;科收资本之法暨同时全收,或随时续收,二也;转售股票之法,三也;与股者值应付若干资本之时不能付清,准总理人注销其股票,别行填售,四也;与股人聚议定期,五也;与股人当聚议之期,皆得自举其意,以定从违,六也;推举总理暨总理之权,以办公司事务,七也;结帐并分利等事,八也;专人查帐,九也。此项章程暨应立合同,各有定式。凡在华开设公司者,皆当实力奉行,迨至订定合同,立定章程,创议人亦已签名画诺,然后禀请官署,注册立案,由官给发执照,准其开设,于是公司之大局立矣。创议者可招人定买股分矣。既而收齐股分,公司便可开张矣。其创议之人,自必即充公司之总理,俟届与股者聚议之期,或可别举新人换充总理,然以常规言之,必令创议人将公司草创事宜措置无不妥洽,然后可图更换也。至于公司合同既已注入官册之后,不能任意变更,惟资本不敷,则可议加,股分之或大或小,则可议改而已。其定买股分票者,于业已注入官册之合同、章程两项,当时必共恪遵,虽签字者不过创议之数人,而与亲自签字毫无区别。公司开办后,倘章程中实有窒碍难行之处,亦准与股人任意商改。其商改之法,与股人宜先行声明:今应核议公司章程第几条之某事,请有股者于何日聚会。届期人集,彼此酌议。倘有股人四分之三以为应改,即行改定可也。再者,公司所立之合同及其章程,必有印成之专本,凡欲索观者,不问其有无股分,即行给予一册,任凭阅视。

  二曰科收股票资本暨与股人之名分也。凡创设公司之人及初买股分之人,俱视为有本来之名分。查照英例:每立一合同,其总公司必立一记事清册。应记者共有四事:与股人之姓名,一也;人共有若干股,每股已付若干金,二也;初次禀官注册之年、月、日,三也;某人股分于某日退出,四也。四事既备细注明,又有添注新股人之例,但必须其人交出买受某人之真凭实据,始可以其姓名列入清册耳。此项清册或有欲观者,只酌给钞胥之小费,无论摘钞一节,通钞全册,均无不可。欲知谁人并无股分在内,某人计有若干股,悉以此册为凭。凡人姓名既列此册,注明股数于其下。公司分利之时,必须照股分给;公司若有亏欠,亦必按股填付,直到限额既满而止。惟股票已转售于人,注销姓名而别换新户者,公司中或盈或亏,始与之不相干涉。又若有实系与股,而清册应列之姓名,或偶然歧误,或竟致遗漏,则准其人先行禀请到官,由官查明实系歧漏,然后饬令该公司分别改正补入。再,前本与股之人既而售去股票,其买股之新主亦已列入清册,然距过户之期未满一年,公司若有所亏,以致闭歇,罄其所有尚不足以偿债,则如上文所云,例应追足股票限定之额内银两。倘彼与股新主别无余资以弥补,仍可向老股找补;必事在一年以外,始可与之无涉。然无论老股、新股,公司亏欠而令找补,断不能逾于定额之外。譬如每股计银一百两,大都照例以百两为限。此百两之股,其先已付七十两,若亏欠而索找补,至多亦不过三十两而止。倘尚不敷还债,债主亦无可如何矣。

  三曰总理公司事务也。公司应如何办理,大半于创始时先行议定。其章程虽略有不同,而与股者共操论事之权,则多不甚差别。总理人不能以众人之资本任意独断独行也。其贸易之较小者,股东或不过四五人,各股东固皆可稽考生意出入之事,毋庸订立细章。若创立大公司,与股者多至一二千人,而无妥定之章程,与股人受亏何限?故大公司之总理,至少必选定七人,其人必各执有公司股票,至少以十股或二十股为额。此外与股之人每年至少必聚会一次,又有六阅月而即聚一次者。当共聚之时,总理人必将本公司一年或六阅月中所办之事,悉行当众报明,或盈或亏,毫无讳饰。于是有股者会议分利等事,悉照寻常章程办理。此项寻常章程,即照后开式样。公司初立时,大半皆先核定,但凡众会之际,皆可择便酌改。其酌改之法,则须各举其意而计之,以为是者若干意,以为否者若干意,彼此冲算,如有四分之三以为应改,即行照改。其与股人之不能亲到者,亦可托人代理,但章程亦不能陡改,必须与股人毕集之际,先行声明应改某条之故,及众议以为当改矣,犹不遽改;再迟一月,再聚与股人一次而再议之,若仍谓为当改者居四分之三,然后改之。且改此章程时,不但报明与股人而已也,又必禀报官署,注明清册,以昭郑重。其有欲索阅新章者,俱无所靳。与股人若欲留存改定之底本,亦必给予一分,略收刻印之费而已。万一与股人以公司办理不甚妥洽,则于聚会时,当众商定,派人查报;即非聚会届期,凡与股者有五分之一联名禀诉于管理商务之官,亦可由官派人查核。倘查明总理人实有舞弊之处,即可按例办理。

  四曰公司歇业也。歇业有二法:一为与股人不喜此业,自行解散。一为生意不佳,禀官派人主张,售出存货分偿债主。查二法之中,大半系与股人自行解散而罢。或公司本有年限,以期满而遂停止。亦有因亏欠太多,无从转运,与股人自愿停歇者。停歇之意既定,至少须派一人经售存货,特充还债之用。是时总理人毫无权柄,必将公司一切事务交与代为了局之人。该了局人亦须速将一切存货售变得钱。钱既入手,则先提出了局人应得之薪水,次还零星小债,如房租及伙友辛工之类,一无欠缺。然后将应还各债赶紧清还。倘还清后,尚有余资,则尽数摊还于与股诸人。如其不敷抵偿,则须查明与股人之股价,是否照额付足。其付足者,惟有债主按成认亏,无从向与股人着追。其未付足者,譬如额定每股本银一百两,照例本应付足,但竟有止付过二十两者,有股人即应每股续付公司银八十两,以符原额而备还债。其往往有缘此争论处,谓某应付,某不应付也。然大抵当公司停歇之时,清册所记与股人之姓名,即为应付之凭证。若册有错误,尚可禀请官署查明更正。其册上实系有名者,必应照股付银,摊还债主,与自欠各种帐项之必须清还者,毫无歧异。惟与股人不免有实系赤贫、无从找补者,则当令身家殷实之与股人合而补其缺,直至限数全满始已。至代为了局之人,固不能意为轩轾,或催令速付,或姑与稽延;然分应找付之与股人,断不可藉故推诿。又公司停歇时,假如某甲股票业已售于某乙,而清册尚未过户者,该了局人仍当照册向甲找补,甲亦仍须如数垫付,然后自行向乙索还,乙亦不能图赖。盖乙买股原图获利,利既改归于乙,亏自不能仍责诸甲也。又若初议停歇,而与股人未必皆愿,不免纷纭无主。然按照定例,倘有一债主或一与股人倡议令该公司停歇,即可独自禀官。俟官查明该公司果系不能办事,必即行谕令停歇。又为之派人代办卖货分银,并一切了局之事,与公司自愿停歇者无异,别无敢于拦阻之人。

  按:英国颁行公司定例甚善,我国亟宜通饬仿行,以杜奸商舞弊也。

完善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