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卷二·礼政·考试下第十九

  或谓中国仕宦首重科举,乡、会试取决于时文,京朝官絜长于小楷。自明至今五百余年,上以此求,下以此应。其由他途来者,不能得高官,膺重权。上篇论文、武科外,另立一科专考西学,恐未必能与正科并重,仍縻费而无实效。如能变通成法,广科目以萃人材,则天下之士,皆肆力于有用之学矣。考试之法将若何?

  窃谓中国州、县、省会、京师各有学宫书院,莫若仍其制而扩充之,仿照泰西程式,稍为变通,文武各分大、中、小三等。设于各州、县者为小学,设于各府者为中学,设于省会、京师者为大学。文学酌分其目为六科:一为文学科,凡诗文、词赋、章奏、笺启之类皆属焉。一为政事科,凡吏治、兵刑、钱谷之类皆属焉。一为言语科,凡各国语言文字、律例、公法、条约、交涉、聘问之类皆属焉。一为格致科,凡声学、光学、电学、化学之类皆属焉。一为艺学科,凡天文、地理、测算、制造之类皆属焉。一为杂学科,凡商务、开矿、税则、农政、医学之类皆属焉。武学酌分其目为两科:一曰陆军科,凡枪炮利器、兵律营制、山川险要及陆战攻守各法皆属焉。一曰海军科,凡测量、测星、风涛、气候、海道、沙礁、驾驶及海战攻守各法皆属焉。每科必分数班,岁加甄别以为升降。延聘精通中、西之学者为学中教习。详订课程,三年则拔其尤者,由小学而升中学。又三年拔其尤者,由中学而升大学,然后分别任使,进用之阶,文武一律,无所轻重。各乡亦分设家塾、公塾,无论贫富皆可读书习艺。即不入小学肄业者,逢小学甄别之期,亦须赴试,必先由小学考取有名,三年后始准与试。入学之始,必令于文、武各科自择一科,专其心志,一其趋向。至于登进之阶级,如秀才、举人、进士、翰林之类,一仍旧称,三年一试,由朝廷命该省督、抚、水陆提督,会同大书院掌教校阅,广其额,精其选,一返从前空疏无补之积习。如此变通办理,约而计之有数善焉。

  从前各州、县学官仅拥虚名,几同疣赘。若由各省督、抚改择通中、西实学者以为教习,且有已成之学宫、书院可以居住,无须另筹经费,另行建筑,一转移间,通国即可举行。一善也。

  各分各科,人得以就其质之所近,专习一业,或大成,或小就,皆得蔚然兴起,为国家有用之材。二善也。

  学中甄别,以三年为程。士之学问浅深,平时同业诸生共闻共见,期满考试,或优或绌,参考三年之学业,可得其详。其取人既不凭一日之短长,怀才者有必得之权,废学者无侥幸之望,考核明而人才出矣。三善也。

  西法各种,西人藉以富强,已收实效,皆有程式。我步趋其后,较易见功。由西文译作中文,以西学化为中学,不及十年,中国人才无难与泰西相颉颃。四善也。

  一科有一科之用,任使务尽其所长;一人有一人之能,驱策必久于其任。将见士气振作,人才奋兴。以之制物则物精,以之制器则器利,以之治国则国富,以之治兵则兵强,以之取财则财足,以之经商则商旺。政无不理,事无不举。五善也。

  《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千古无不敝之政,亦无不变之法。中国文试而不废时文,武试而不废弓矢,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平日之所用,已与当日之所学迥殊矣。及至外患循生,内忧叠起,又举平日之所用者,而一无所用焉!以一人之身而终身三变,精乎?不精乎?幼学壮行之谓何?而国家犹勉策驽骀,期以千里,株守成法,不思变通,以此而言富强,是欲南辕而北其辙耳,其何裨乎!

  附节录 何沃生律师所著《新政论议》

  一国之人才视乎学校,学校隘则人才乏,学校广则人才多。中国学校之设,独有文字一途。夫文字固为学之根本,然不过学中之一艺耳,非文字之学通则万事之学皆通也。凡事之可以理推者,则由己之心,以推人之心,无不见其同,然一室可能达天下,此不须学者也。凡事之向迹而求者,必以己之手摹乎人之手,乃以见其得失,绝不容以仿佛几,此必须学者也。为冶之不可以为陶,事亦明矣。使为冶者而为陶,陶非不可为也,而必不能如为陶者之为陶之善;况并未尝为夫冶而欲为夫陶也,况并未尝为夫冶而欲岀而与为陶者较其为陶之精粗,此必败之理也。攻石之不可以攻木,人所知矣。使攻石者而攻木,木非不可攻也,而必不能如攻木者之攻木之巧;况并未尝攻夫石而欲攻夫木也,况并未尝攻夫石而欲出而与攻木者角其攻木之工拙,此必失之数也。今中国以文员而当武职,以武员而当文职者,所在皆有。此由学校不分明,以故用人无把握也。夫文而能为武,武而能为文,是必其人文、武兼优,才非世出,使以佐治,夫何间然!独惜其未尝一试,未经一考,内先无以取信于己,外究无以取信于人耳。夫未经考试而遽授以职,其不败事者幸。既经考试然后授以职,其不败事者常。常者可以为国,幸者不可以为国也。今之改革,将以常胜之道为国,而立中国于不败之地。立中国于不败之地,则必先有能立中国于不败之人乃可,此非宏学校不能也。

  是宜下令国中各府、州、县,俱立学校,每省发一大臣为学政,以总其成,每年成材者登诸册簿,以记其才学人数。所学先以中国文字为一科,凡欲学以下各科者必先学此。此后则以外国文字为一科,以万国公法为一科,以中外律例为一科,以中外医道为一科,以地图数学为一科,以步天测海为一科,以格物化学为一科,以机器工务为一科,以建造工务为一科,以轮船建法为一科,以轮船驾驶为一科,以铁路建法为一科,以铁路办理为一科,以电线传法为一科,以电气制用为一科,以开矿理法为一科,以农务树畜为一科,以陆军练法为一科,以水师练法为一科。

  以上各科凡愿学者,得二十五人之数则为之设一师,其有兼学数科者听之。中国人有曾学得其事,经外国考试得隽,有执照为凭者,则延以为师。如无其人,则延外国人暂为之师,例以有考取之执照为凭,方能居此师席也。凡欲为议员议公事者,其资格最下亦须文学秀才,其说详于下。凡欲为官员办公事者,资格最下亦须技艺秀才,其说详于此。学者每年两考,试题目由其师出,以答问之法为之。如问十而能答其五者,是谓通才,其师给以执照;问十而不能答五者,谓之未通,再学再考。由县而得执照者,谓之某艺秀才,进之于府;由府而得执照者,谓之某艺举人,进之于省;由省而得执照者,谓之某艺进士,至进士而止矣。大抵县三年,府三年,省三年,积九年之功,除下愚而外,无有不通者。国家有公事,则选此等人以办之,故曰人人皆可以为官也。

完善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