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文
清晨从陇西出发,傍晚就能抵达飞狐谷。
秋月映照在重重山岭上,寒风呼啸着扫落高大树木的枯叶。
夜里的雾气和露水打湿了衣衫,黎明时分,关山仿佛在催促车轮前行。
你这一去要到哪里呢?高原平地参差错落,相距遥远颠簸难行。
往后恐怕再也没有相见的缘分,心怀悲伤,眼前空留一片怅惘。
注释
柳恽:字文畅,河东解今山西省西南部人,工诗,善尺牍。
陇西:郡名,在今甘肃省内。
飞狐谷:关名,在今河北涞源县。
层岭:重重山岭。
扫:扫落树叶。
高木:高大的树木。
催轴:催促
“清晨” 二句呼应柳恽诗句 “夕宿飞狐关,晨登碛砾坂”,设想分别后柳恽行色匆匆、日夜赶路的情景。“陇西” 是古代郡名,位于如今的甘肃省陇西县;“飞狐谷” 即柳恽诗中提及的 “飞狐关”,是古时重要关隘,地处今河北省涞源县,向北延伸至蔚县境内,旧称 “飞狐之口”。这两句列举两个偏远地名,极力凸显柳恽所去之地的遥远。“陇西” 与 “飞狐谷” 相距不下数千里,诗中却说清晨出发傍晚便能抵达,显然是夸张的写法,意在形容柳恽旅途匆忙、路途艰险。两句中选用两个具体地名,给读者真切的感受;同时又融入想象与夸张,采用虚写手法,虚实结合间让诗意更显明朗生动。
“秋月照层岭” 四句,想象柳恽
参考资料: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