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怀珠玉,往来人未逢。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陈留市隐》
陈留江端礼季共曰:“陈留市上有刀镊工,年四十馀,无世家子姓;惟一女年七岁矣,日以刀镊所得钱与女子醉饱,则簪花吹长笛,肩女而归,无一朝之忧,而有终身之乐,疑以为有道者也。”陈无己为赋诗,庭坚亦拟作。
市井怀珠玉,往来人未逢。
乘肩娇小女,邂逅此生同。
养性霜刀在,阅人清镜空。
时时能举酒,弹镊送归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陈留的江端礼说:“陈留的集市上有一个剃头的人,有四十馀岁,没有成家,只有一个七岁的女孩与他一起生活。他每天以干活所得的钱供自己和小女孩,吃饱喝足之后则头上簪花,口中吹笛,把小女孩放在自己肩上一起回家,看起来无忧无虑,乐在其中,他大概是一个有道之士。”陈师道为此赋诗歌咏,黄庭坚也为此拟诗一首。
街市上有把美好本质隐藏起来的隐士,来来往往的人都不了解他们。
坐在他肩上的娇小女孩,像与他偶然相逢,一起过着这样的生活。
他善于修养性情,像雪白的剃刀一直没有损坏,他观察人生像明亮的镜子把一切照得清楚透彻。
他每日工作完毕,还能略喝点酒,微醒
赏析
这首诗首联夸刀镊工虽寄迹于刀镊,却是位“怀珠玉”的“市隐”。颔联写刀镊工自得其乐的超脱和潇洒。颈联写隐者的职业特征,照应首句“市井怀珠玉。尾联用人们熟知的冯驩和嵇康的典故,赞扬刀镊工的人品。这首诗虽多处用典,而格调清新,音韵铿锵,人物描写生动形象,十分可爱。
首联即夸刀镊工,他虽是“市井人”,但俗的是他的外装。“怀珠玉”是用《老子》的话:“知我者稀,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据王弼注:“谓圣人之道足于己而不形于外也。”《参同契》也说:“被褐怀玉,外为狂夫。”黄庭坚根据这些看法,给刀镊工以很高的评价,认为他是一个把金玉本质隐藏起来的“市隐”,这种人是难于逢遇的。
创作背景
这首
诗作于公元1087年(元祐二年)。陈留的江端礼说:“陈留的集市上有一个剃头的人,有四十馀岁,没有成家,只有一个七岁的女孩与他一起生活。他每天以干活所得的钱供自己和小女孩,吃饱喝足之后则头上簪花,口中吹笛,把小女孩放在自己肩上一起回家,看起来无忧无虑,乐在其中,他大概是一个有道之士。”
陈师道为此赋诗歌咏,于是作者也为此拟诗一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宋)黄庭坚著吴言生,杨锋兵解评.黄庭坚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07:98
简析
《陈留市隐》是一首五言律
诗。诗的首联夸刀镊工虽寄迹于刀镊,却是位“怀珠玉”的“市隐”;颔联写刀镊工自得其乐的超脱和潇洒;颈联写隐者的职业特征,照应首句“市井怀珠玉;尾联用人们熟知的冯驩和
嵇康的典故,赞扬刀镊工的人品。这首诗虽多处用典,而格调清新,音韵铿锵,人物描写生动形象,十分可爱。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2547篇诗文 ► 558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