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原是昆仑山顶一块石,飓风吹来落入洞庭湖。
注释元:原来,原本。昆仑:山名,绵亘在今新疆、西藏和青海,在古代传说中是神仙遨游的地方。海风:飓风。落:落到。
赏析诗人运用奇特想象,想象奇瑰,从题外落笔,神化君山来历,烘托出君山的奇美。
译文
从前曾在世外遇见麻姑,听她讲,古时候原本没有君山。
这君山本是昆仑山顶的一块石头,被飓风吹送着,最终落入了洞庭湖。
注释
君山:在湖南洞庭湖口,又名湘山、洞庭山,山势奇秀,景色旖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湖(洞庭湖)中有君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矣。”
于:一作“游”。
方外:世外。指仙境或僧道的生活环境。《楚辞·远游》:“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
麻姑:神话中仙女名。传说东汉桓帝时曾应仙人王远(字方平)召,降于蔡经家,为一美丽女子,年可十八九岁,手纤长似鸟瓜。蔡经见之,心中念曰:“背大痒时
君山矗立洞庭,兼具秀丽江色与动人神话,引得无数诗人驰思骋怀,留下不少传世佳作。如刘禹锡“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雍陶“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这些名句巧喻迭出,各尽其妙,传为千古佳话。而方干的《题君山》却另辟蹊径,以“游仙”之笔勾勒君山,风格独树一帜。
诗
开篇“曾于方外见麻姑”,仿佛在讲述一段奇幻神话——诗人称自己曾神游世外,偶遇仙女麻姑。这般开篇看似突兀离题,让人费解其与君山的关联,实则暗藏巧思。方外神仙众多,诗人独选麻姑,正因《神仙外传》中记载,麻姑虽貌若十八九岁,却已三见沧海变为桑田,知晓世间诸多隐秘往事。
紧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