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君山

方干 方干〔唐代〕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前曾在世外遇见麻姑,听她讲,古时候原本没有君山。
这君山本是昆仑山顶的一块石头,被飓风吹送着,最终落入了洞庭湖。

注释
君山:在湖南洞庭湖口,又名湘山、洞庭山,山势奇秀,景色旖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湖(洞庭湖)中有君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矣。”
于:一作“游”。
方外:世外。指仙境或僧道的生活环境。《楚辞·远游》:“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
麻姑:神话中仙女名。传说东汉桓帝时曾应仙人王远(字方平)召,降于蔡经家,为一美丽女子,年可十八九岁,手纤长似鸟瓜。蔡经见之,心中念曰:“背大痒时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一般认为是方干的作品,但也有诗集注为“一作程贺诗”。方干集中有《早发洞庭》一诗,说明方干曾游览过洞庭湖。这首《题君山》当是方干游洞庭时所作。其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简析

  《题君山》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写曾在世外遇到女仙麻姑;次句说从麻姑处得知洞庭湖中本无君山;三、四句给出君山的来历,原来竟是昆仑山上被海风吹来的一块奇石。全诗运用奇特想象,从题外落笔,神化君山来历,间接表现出君山湖光山色的奇美,显示出诗人的独具匠心。

赏析

  君山矗立洞庭,兼具秀丽江色与动人神话,引得无数诗人驰思骋怀,留下不少传世佳作。如刘禹锡“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雍陶“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这些名句巧喻迭出,各尽其妙,传为千古佳话。而方干的《题君山》却另辟蹊径,以“游仙”之笔勾勒君山,风格独树一帜。

  开篇“曾于方外见麻姑”,仿佛在讲述一段奇幻神话——诗人称自己曾神游世外,偶遇仙女麻姑。这般开篇看似突兀离题,让人费解其与君山的关联,实则暗藏巧思。方外神仙众多,诗人独选麻姑,正因《神仙外传》中记载,麻姑虽貌若十八九岁,却已三见沧海变为桑田,知晓世间诸多隐秘往事。

  紧接着“

展开阅读全文 ∨
方干

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341篇诗文 ► 2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杜牧 杜牧〔唐代〕

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梧桐影·落日斜

吕岩 吕岩〔唐代〕

落日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