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泪如雨。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送荪友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泪如雨。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
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
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忽忆去年风月夜,与君展卷论王霸。
君今偃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
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
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忧天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生倒不如未曾相逢,你要去江南了此残生,我却要在燕北终老。
倒不如相逢之后,你我性情意趣不投,那样便不会有离别之憾积在心头。
留不住你,我痛彻心扉,只能在城门外泪落满面,高唱送别之歌。
你南归之时,正是四月草木繁茂,柳花与桃花都已凋零,落入泥土。
江流浩渺无际,江月低垂,这时你大概也在想我吧。
我如今依旧困窘失意,境况潦倒,这般光景要到何时才终了?至今依旧一事无成。
平生纵然满怀热血,却无从血洒荆江以报国。
荆江的太阳已然西沉,战地烟云渐浓,我何时才能横戈跃马,驰骋于疆场呢?
猛然忆起去年风雨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康熙十五年(1676)四月严绳孙将自京返乡之时,性德作此以送别。当时各地战事如火如荼,性德此诗中亦显示出其壮志难酬之情,感慨良多。

参考资料:完善

1、 闵泽平·纳兰性德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

简析

  《送荪友》是一首七言古,诗的前十句抒写知己离别之痛;接着八句抒写自己壮志难酬之愤;末六句抒写、赞美朋友归隐后任性适意的生活。全诗在章法上层次分明但又转承自余,以深厚的知己之情为主线,将知己离别之痛与自己壮志难酬之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祝愿,也流露出自己的壮志难酬,顿挫有致,感人至深。

赏析

  这首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涵盖以下三个层面:从 “人生何如不相识” 到 “此时君亦应思我”,抒发知己离别之痛;从 “我今落拓何所止” 到 “与君展卷论王霸”,抒发自身壮志难酬之愤;从 “君今偃仰九龙间” 到 “醉来不复思天涯”,则是抒发并赞美友人归隐后随性适意的生活。整首诗始终贯穿着深厚的知己情谊,令人动容与向往。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颇具特色。其一,章法上层次清晰且过渡自然,如行云流水般兼具跌宕起伏之态。例如,前四句写知己离别之苦,表层看似否定,深层实则肯定,这种肯定与否定的交织,让这四句诗在一泻千里的情感倾泻中,蕴含着内在的张力。此外,要向远行的知己倾诉内心苦楚时

展开阅读全文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360篇诗文 ► 1277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